對于大部地區來說,高考志愿可以選4至6個學校,然后每一所學校都可以選擇6個專業填報,同時還可以選擇服從調劑。?
這樣計算下來的話,每個人都可以有很多個院校專業可選,如果報的不高的話,有很大可能被錄取。?
對于高考改革地區,以浙江為例,高考可以報80個專業,這樣聽起來非常多,但是每個都是1所院校1個專業對應的。 相比之下,反而有可能沒有上面一種情況總志愿情況多。
1個院校 + 1個專業的傳統模式:
目前有浙江、山東、河北、重慶、遼寧5個省市采取此高考志愿填報模式。
顧名思義,“院校+專業”填報模式允許考生選擇一所院校的一個專業進行報考,以此算作一個志愿。如果分數達不到這個院校專業的錄取分數線,那就順位進行下一個志愿的投檔。
根據所在省市的不同,“院校+專業”的傳統模式一般允許考生選擇6-10個院校,具體需要查閱當地考試院發出的志愿填報規則文件。
院校專業組模式:
這是一種新的高考志愿填報模式,目前有上海、北京、天津、海南、福建、江蘇、廣東、湖南、湖北9個省市采取此模式。
以上海為例,今年的本科普通批次可以填報24個“院校專業組”。考生可根據自己的選考科目,參照高校的招生章程,在“院校專業組”內選擇專業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內,考生最多可填報4個專業志愿。即今年上海本科普通批次最多可以填報96個專業。
以普通類本科批為例:
1、新高考地區(14個省市):
1)福建、江蘇:最多可填40個志愿;
2)廣東、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個志愿;
以上5個省份都是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每個志愿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一個“是否服專業調劑”選項。
3)河北、重慶:最多可填96個志愿;
4)遼寧:最多可填112個志愿;
以上3個省市都是以“專業(類)+院校”為單位,1個專業(類)+院校就是1個志愿,沒有專業服從調劑選項。
5)上海、海南: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最多可填24個志愿;
6)北京: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最多可填30個志愿;
7)浙江:以一所學校的一個專業(類)作為一個志愿單位,最多可填80個志愿;
8)山東:以“專業(類)+院校”為單位,1個“專業(專業類)+學校”為1個志愿,最多可填96個志愿;
9)天津: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A段最多可填50個志愿,B段最多可填25個志愿;
舊高考地區(僅部分;以2020年填報要求為參考):
1)山西: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分別設置8個平行院校志愿,排列順序為A、B、C、D、E、F、G、H,每所院校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是否同意專業調劑”志愿;
2)江西: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分別設置10個平行院校志愿,每個院校設6個專業志愿;
3)安徽:本科一批設置6個平行院校志愿;本科二批設置10個平行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設6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志愿;
4)河南:本科一批設置6個平行院校志愿;本科二批設置9個平行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設5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志愿;
5)湖南:本科一批至本科三批設置10個平行院校志愿;
從以上信息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省市在填報志愿上都有各自的要求,能填的志愿個數也不太一樣。所以,同學們填志愿的時候一定要先查詢好自己所在省市的志愿填報要求。
96個志愿可以報多少學校
96個志愿可以填96所學校。
以山東省為例。
2020年是山東新高考的第一年,從原來的12個院校+6個專業,調整成了96個“專業(專業類)+學校”的平行志愿。在這種模式下,1個“專業(專業類)+學校”就是一個志愿,并沒有限制大家只能填多少所學校或者多少種專業。
最后,老師要提醒大家的是,96個志愿雖然是平行志愿,沒有先后之分。但是在錄取的時候,計算機會按照填報順序檢索,是有先后之分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自己更感興趣的專業類和學校放在最前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