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學2025年高考最新招生簡章暫未公布,今年在各省具體招生計劃:如招生專業、招生人數和各專業學費等請參考去年的數據,待官方發布后,本文會第一時間更新!
成都大學扎根四川,面向全國,2024年本科+專科招生計劃60個專業,共計劃錄取4878人,學費5520-60000元每年,生源覆蓋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等30個省市。
本科招生計劃:
理科:成都大學在四川【理科】共計劃招收2226人,涉及33個本科專業。其中藥學(計劃數120人)專業招生人數最多,廣播電視學(計劃數4人)專業招生人數最少。
文科:成都大學在四川【文科】共計劃招收700人,涉及20個本科專業。其中漢語言文學(計劃數64人)專業招生人數最多,審計學(計劃數10人)專業招生人數最少。
專科招生計劃:
理科:成都大學在四川【理科】共計劃招收60人,涉及1個專科專業。其中工程造價計劃數60人。
具體招生計劃如下,或查詢新高考網AI高考志愿助手。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專業 | 計劃人數 | 學費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法學 | 29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小學教育(師范) | 35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漢語國際教育 | 10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網絡與新媒體 | 15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77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7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自動化 | 27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25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軟件工程 | 30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土木工程 | 84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60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臨床醫學 | 55 | 667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藥學 | 120 | 667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工程管理 | 29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會計學 | 11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財務管理 | 10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金融科技 | 30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10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社會工作 | 20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思想政治教育 | 11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學前教育(師范) | 22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特殊教育(師范) | 10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英語(招收英語語種考生) | 44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泰語 | 10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商務英語(招收英語語種考生) | 12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廣播電視學 | 4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應用心理學 | 11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車輛工程 | 30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32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76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28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電子信息工程 | 28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通信工程 | 38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人工智能 | 35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機器人工程 | 38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物聯網工程 | 40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42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測繪工程 | 40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制藥工程 | 40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環境工程 | 94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40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建筑學 | 40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應急技術與管理 | 42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生物工程 | 60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藥物制劑 | 40 | 667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口腔醫學技術 | 15 | 667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護理學 | 113 | 667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工程造價 | 40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工商管理 | 44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審計學 | 16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文化產業管理 | 15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旅游管理 | 19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酒店管理 | 10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會展經濟與管理 | 15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化學 | 35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醫學檢驗技術 | 12 | 667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安全工程 | 44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 | 69 | 3200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金融科技(成都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備注:與成都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培養,一年在本科院校就讀,三年在專科院校就讀) | 20 | 55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車輛工程(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備注:與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培養,一年在本科院校就讀,三年在專科院校就讀) | 15 | 598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網絡與新媒體(中外合作辦學) | 42 | 6000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中外合作辦學) | 72 | 6000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廣播電視編導 | 19 | 10000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工程造價(中外合作辦學) | 60 | 22000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法學 | 35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小學教育(師范) | 25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漢語國際教育 | 45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網絡與新媒體 | 25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會計學 | 10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財務管理 | 10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10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社會工作 | 20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思想政治教育 | 17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學前教育(師范) | 22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特殊教育(師范) | 10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漢語言文學 | 64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英語(招收英語語種考生) | 35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泰語 | 16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商務英語(招收英語語種考生) | 12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廣播電視學 | 27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應用心理學 | 11 | 598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護理學 | 40 | 667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工商管理 | 30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審計學 | 10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文化產業管理 | 52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旅游管理 | 48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酒店管理 | 14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會展經濟與管理 | 34 | 55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網絡與新媒體(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備注:考生要求外語單科成績達到90分(含90分)以上,采用中英雙語教學,非英語類考生慎重報考) | 35 | 6000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廣播電視編導 | 43 | 10000 |
---|---|---|---|---|---|
新高考網AI高考志愿助手: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計劃人數并不是實際錄取人數,最終招生情況請以成都大學官網發布為準!
在今年普通高考招生計劃中,除了省內四川,成都大學還面向省外29個省市招生,其中(本科批)在河南省的招生計劃人數最多,達到了158人,詳見如下一覽表。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學制 | 招生計劃 |
---|---|---|---|---|
安徽 | 歷史 | 本科 | 四 | 47 |
物理 | 本科 | 四 | 82 | |
物理 | 本科 | 五 | 2 | |
北京 | 綜合 | 本科 | 四 | 6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四 | 102 |
物理 | 專科 | 三 | 20 | |
歷史 | 本科 | 四 | 27 |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四 | 24 |
物理 | 本科 | 四 | 59 | |
甘肅 | 歷史 | 本科 | 四 | 39 |
物理 | 本科 | 四 | 95 | |
物理 | 本科 | 五 | 3 |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四 | 17 |
物理 | 本科 | 四 | 67 | |
物理 | 本科 | 五 | 3 | |
廣西 | 物理 | 本科 | 四 | 59 |
歷史 | 本科 | 四 | 23 | |
貴州 | 物理 | 本科 | 四 | 56 |
物理 | 本科 | 五 | 2 | |
歷史 | 本科 | 四 | 27 | |
海南 | 綜合 | 本科 | 四 | 33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四 | 72 |
物理 | 本科 | 五 | 3 | |
歷史 | 本科 | 四 | 21 | |
河南 | 理科 | 本科 | 四 | 107 |
理科 | 本科 | 五 | 3 | |
文科 | 本科 | 四 | 48 | |
黑龍江 | 物理 | 本科 | 四 | 19 |
歷史 | 本科 | 四 | 9 |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四 | 21 |
歷史 | 本科 | 四 | 9 | |
湖南 | 歷史 | 本科 | 四 | 7 |
物理 | 本科 | 四 | 36 | |
江西 | 物理 | 本科 | 四 | 76 |
歷史 | 本科 | 四 | 22 | |
吉林 | 物理 | 本科 | 四 | 12 |
歷史 | 本科 | 四 | 6 | |
江蘇 | 物理 | 本科 | 四 | 17 |
歷史 | 本科 | 四 | 12 |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四 | 12 |
物理 | 本科 | 四 | 35 | |
內蒙古 | 理科 | 本科 | 四 | 4 |
文科 | 本科 | 四 | 2 | |
寧夏 | 理科 | 本科 | 四 | 21 |
文科 | 本科 | 四 | 9 | |
青海 | 理科 | 本科 | 四 | 54 |
文科 | 本科 | 四 | 36 | |
山東 | 綜合 | 一段 | 四 | 17 |
山西 | 理科 | 本科 | 四 | 35 |
文科 | 本科 | 四 | 22 | |
陜西 | 理科 | 本科 | 四 | 22 |
文科 | 本科 | 四 | 7 | |
上海 | 綜合 | 本科 | 四 | 8 |
天津 | 綜合 | 本科 | 四 | 20 |
新疆 | 理科 | 本科 | 五 | 5 |
理科 | 本科 | 四 | 85 | |
文科 | 本科 | 四 | 30 | |
云南 | 理科 | 本科 | 四 | 41 |
文科 | 本科 | 四 | 26 | |
浙江 | 綜合 | 一段 | 四 | 68 |
綜合 | 一段 | 五 | 3 | |
綜合 | 一段 | 三 | 20 | |
綜合 | 二段 | 三 | 17 | |
在各省專業計劃詳情,見: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注:由于篇幅有限,詳細的《成都大學2024年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表》以及招生簡章,詳見:新高考網AI高考志愿助手。
成都大學創建于1978年,是改革開放后首批地方城市主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點建設大學,是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運動員村承辦大學。學校歷經多次合校,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6年的公立四川優級選科師范學堂和1911年的公立四川省城女子師范學堂。現擁有百年歷史的三級甲等綜合附屬醫院,國家級抗生素研發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后實踐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高校、教育部“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立項單位、四川省博士建設單位遞進培育計劃“優先培育”類建設單位。
人才培養 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200余人,本專科在校生24504人)。立項國家級一流課程3門,省級一流課程43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6門,省級創新創業教育示范課程7門,省級應用型示范課程9門,省級精品課程38門,獲批全國首批“斯坦福創新創業課程實驗中心”。建有省級以上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8個,獲批省級現代化產業學院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立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324項,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2項。近三屆教學成果獎共獲得省級以上獎勵41項,其中一等獎9項。近五年,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1190項、省級獎項2976項,其中獲得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以上獎項127項,獲得“挑戰杯”省級以上獎項103項;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48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846項。近五年畢業生初次去向落實率超90%。建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張瀾學院。
廣東省高考人數2024年多少人(2020-2023歷年歷史+物理人數)
安徽高考人數2024年多少人(2020-2023歷年歷史+物理人數)
湖北高考人數2024年多少人(2020-2023歷年歷史+物理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