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業大學學費一年多少,學費是一年制還是一學期制?學費具體包括什么,是否包含住宿費、學雜費、書本費、生活費等,以下為新高考網志愿填報平臺(快志愿)整理的安徽工業大學2024年的學費明細:包含各專業學費收費標準、住宿費等,歡迎2025屆新生參考!
安徽工業大學學費一年多少錢(明細)
安徽工業大學學費:最低4900元/年,最高5720元/年。如:公共事業管理(本科)4900元/年、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4900元/年、英語(本科)4900元/年、化學工程與工藝(本科)5720元/年。詳見如下:
1、各專業學費收費標準:
專業名稱 | 批次 | 學費 |
---|---|---|
會計學 | 本科 | 5390元/年 |
公共事業管理 | 本科 | 4900元/年 |
行政管理 | 本科 | 4900元/年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本科 | 4900元/年 |
經濟學 | 本科 | 4900元/年 |
金融學 | 本科 | 4900元/年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本科 | 4900元/年 |
法學 | 本科 | 4900元/年 |
英語 | 本科 | 4900元/年 |
工商管理 | 本科 | 4900元/年 |
市場營銷 | 本科 | 4900元/年 |
經濟統計學 | 本科 | 4900元/年 |
工程造價 | 本科 | 5200元/年 |
工業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 | 本科 | 5200元/年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 | 5720元/年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5720元/年 |
自動化 | 本科 | 5720元/年 |
電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通信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本科 | 5200元/年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本科 | 5720元/年 |
智能感知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人工智能 | 本科 | 5200元/年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5720元/年 |
軟件工程 | 本科 | 5720元/年 |
物聯網工程 | 本科 | 5720元/年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本科 | 5200元/年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本科 | 5200元/年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5720元/年 |
車輛工程 | 本科 | 5720元/年 |
機械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氫能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本科 | 5720元/年 |
環境工程 | 本科 | 5720元/年 |
冶金工程 | 本科 | 5720元/年 |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金屬材料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焊接技術與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土木工程 | 本科 | 5720元/年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5720元/年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本科 | 5720元/年 |
應用化學 | 本科 | 5200元/年 |
化學生物學 | 本科 | 5200元/年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工業設計 | 本科 | 5200元/年 |
儲能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本科 | 5200元/年 |
新能源汽車工程 | 本科 | 5200元/年 |
智能建造 | 本科 | 5200元/年 |
數據來自新高考網志愿填報平臺:快志愿 |
2、住宿費標準:
安徽工業大學住宿費收費定價由學校依據安徽省教委發布的收費標準自主確定,請以學校官方最新消息為準。
3、資助政策:
我校認真執行國家相關學生資助規定,被本校錄取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學后可按規定申請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崗位、特殊困難補助等。
安徽工業大學簡介
安徽工業大學坐落于長三角與南京毗鄰的全國文明城市——安徽省馬鞍山市。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58年的馬鞍山鋼鐵工業學校;1977年經國務院批準組建馬鞍山鋼鐵學院,隸屬于原冶金工業部;1985年更名為華東冶金學院;1998年劃轉安徽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0年經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華東冶金學院和安徽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安徽工業大學。
建校66年來,學校弘揚“高標準、嚴要求”辦學傳統,傳承“團結、求實、勤奮、創新”優良校風,鑄就“精工博學、厚德敏行”校訓精神,積淀“至誠報國、服務人民,追求真理、崇尚科技,無私奉獻、爭創一流”大學文化,走出一條“以工為主、服務行業、融入地方、創新發展”的特色發展之路,現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藝七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多科性大學,是科技部與安徽省政府聯動支持高校、國家“教育強國推進工程”項目實施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校具有海外招收留學生、免試推薦研究生資格以及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