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學費一年多少,學費是一年制還是一學期制?學費具體包括什么,是否包含住宿費、學雜費、書本費、生活費等,以下為新高考網志愿填報平臺(快志愿)整理的合肥職業技術學院2024年的學費明細:包含各專業學費收費標準、住宿費等,歡迎2025屆新生參考!
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學費一年多少錢(明細)
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學費:最低3500元/年,最高3900元/年。如:工程造價(專科)3500元/年、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科)3900元/年、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科)3900元/年、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科)3900元/年。詳見如下:
1、各專業學費收費標準:
專業名稱 | 批次 | 學費 |
---|---|---|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建筑工程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工程造價 | 專科 | 3500元/年 |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 專科 | 3900元/年 |
動漫制作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建設工程管理 | 專科 | 3900元/年 |
醫學檢驗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食品檢驗檢測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藥品生產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環境藝術設計 | 專科 | 3900元/年 |
新能源汽車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藥品質量與安全 | 專科 | 3900元/年 |
園林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 專科 | 3900元/年 |
藥學 | 專科 | 3900元/年 |
康復治療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護理 | 專科 | 3900元/年 |
金融科技應用 | 專科 | 3500元/年 |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 | 專科 | 3900元/年 |
大數據與會計 | 專科 | 3500元/年 |
電子商務 | 專科 | 3900元/年 |
大數據與審計 | 專科 | 3500元/年 |
旅游管理 | 專科 | 3500元/年 |
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 | 專科 | 3500元/年 |
軟件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物聯網應用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模具設計與制造 | 專科 | 3900元/年 |
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機械設計與制造 | 專科 | 3900元/年 |
城市軌道車輛應用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智能焊接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臨床醫學 | 專科 | 3900元/年 |
智能控制技術 | 專科 | 3900元/年 |
預防醫學 | 專科 | 3900元/年 |
數據來自新高考網志愿填報平臺:快志愿 |
2、住宿費標準:
合肥職業技術學院住宿費收費定價由學校依據安徽省教委發布的收費標準自主確定,請以學校官方最新消息為準。
3、資助政策:
我校認真執行國家相關學生資助規定,被本校錄取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學后可按規定申請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崗位、特殊困難補助等。
合肥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學校現占地面積1220.30畝,總建筑面積約56.26萬平方米,總投資超32億元;現有專任教師855人,教授(正高)58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214人,“雙師型”教師313人。校外教師、行業導師共305人;擁有紙質圖書120余萬冊,電子圖書1000萬冊,紙質中外文期刊390余種,電子期刊15000余種;有校內實驗實訓室260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74個,教學用計算機4000余臺。學校以三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為主,同時開設廣播電視大學教育。現有醫學院、汽車工程學院、軌道交通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生物工程學院、信息工程與傳媒學院(物聯網學院)、經貿旅游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及基礎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1個學院56個招生專業。截至目前,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6000人,非全日制學歷教育在校生5000余人。畢業生年均就業率在96%以上,合肥區域就業率達到60%。2021年4月,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來校視察,對學校的就業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學校按照合肥市委提出的“拉高標桿、加大力度,努力開創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新局面”的要求,結合國家職業教育發展戰略,確定了“國內一流、職教樣板”的建設目標,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合肥市支柱產業和現代職業教育集團內的大中型企業為依托,圍繞“依托產業辦專業,辦好專業促就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現產業、專業、就業“三業”一體,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通,辦學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形成了特色鮮明、靈活多樣、充滿活力的辦學模式和機制,取得了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良好社會效應。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