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很多考生都會糾結到底要不要勾選“專業服從調劑”,不服從害怕被退檔,服從又怕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那么,到底選不選?下面新高考志愿平臺整理了專業調劑以及志愿填報常見問題解答!一起來看!
“服從專業調劑”是指,高考分數達到了所填報高校的投檔線,但未達到所報專業錄取分數線。這時候,考生可以自愿選擇“是否服從院校內專業調劑”。
服從專業調劑:當所填專業志愿都沒被錄取時,高校會將考生調劑到還沒招滿的其他專業。
不服從專業調劑:當所填報的專業志愿都沒被錄取時,高校只能將考生做退檔處理。
在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下,實行“分數優先,一次投檔”,所以每個考生只有一次被投檔的機會。 如果考生所填報的專業志愿都沒能被錄取,選擇服從專業調劑可能會被調劑到還沒招滿的其他專業,但如果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一旦被退檔,就只能參加同批次的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次的錄取。
專業調劑這種情況只會在考生的分數沒有達到所報專業的錄取分數線的時候產生,如果考生的分數足夠高,可以被所填的某個專業錄取,即使選擇了“服從專業調劑”,也并不會被調劑。
專業調劑分兩種情況:
◆ 第一種:對于還沒有實施新高考的省份來說,專業調劑是在高校在你省招生,但還沒有招滿的專業里調劑。
◆ 第二種:以“院校專業組”模式投檔和錄取的新高考省份,只會在同一院校專業組里調劑。
注意:采用“專業(類)+院校”模式投檔和錄取的新高考省份,如浙江、山東、河北、遼寧,是沒有“服從專業調劑”這一選項的。
不會。但為確保萬無一失,最好提前咨詢學校。
大學的高收費專業大多指的是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這類專業學費一般會達到1萬以上,比普通專業高很多。 對于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的錄取規則,有的學校會直接在招生簡章里明確“只錄取有專業志愿的考生”,即只有考生自己報考了才會被錄取,不會通過調劑等方式錄取。但有些學校也可能沒有對此做明確說明,所以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在報考之前可以提前咨詢院校。
首先,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是不能換錄或者退檔的,所以大家在選擇是否服從專業調劑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自己是不是能接受被調劑的專業。這些專業一般都是學校里較冷門的專業,報考人數少,很容易出現招不滿的情況。考生可以通過查詢高校征集志愿的專業或低分專業,提前了解這類專業都有哪些。
其次,如果被不喜歡的專業錄取,進入大學是可以轉專業的,但是通常情況下難度會比較大。
這個問題是很多考生所擔心的,總覺得填寫了服從專業調劑,高校會把考生隨意安排到某個專業。
其實考生的這種擔心是多余的。高校的錄取規則、專業分配辦法都已經提前在《招生章程》里公布,在實際錄取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預先公布的規則執行。為了保證錄取的公平、公正,錄取過程中實行“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原則,高校錄取完成后,省級招生考試機構還會對高校的錄取行為、錄取結果進行監督檢查,審查高校執行國家招生政策、招生計劃情況,對高校違反國家招生政策、規定和違背錄取規則等行為進行糾正。
因此錄取高校在進行專業分配過程中,必須按照《招生章程》規定的原則和程序進行,專業分配無論是按照設定“專業級差”方式,還是實行“分數優先,遵循專業志愿”的原則,都會首先考慮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當考生高考分數足夠進入所填報專業時,就會被錄取到所填報專業,服從專業調劑就沒有派上用場。只有當考生所報專業全都錄取額滿,才會進入調劑程序。
被調劑的考生并不一定都是低分進檔的考生。考生除了分數低被調劑外,還有可能是考生所填報的專業都是其所在省份考生報考的熱門專業,導致這些專業錄取分數偏高,最后使得該考生雖然高考分數不算低,但最后也只能被調劑。
此外,個別考生沒有把全部專業志愿填滿,填報的專業過少也有可能導致其因無法滿足所報志愿而被調劑。
很多考生之所以排斥選擇服從專業調劑,很多是因為覺得自己一旦被調劑,最后肯定是進入到所謂的“冷門專業”或“不好的專業”,其實不然。
哪些專業是被調劑專業,這不是預先規定的,而是由投檔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情況來決定,在考生被投檔分配專業前,這是一個未知數。有可能一些優勢專業由于往年錄取分數高,今年考生不敢填報而突然遇冷,導致報考人數不足,無法完成計劃成為調劑專業。往年一些冷門專業由于錄取線低成為今年的熱門專業。
所以說專業屬于“冷門”還是“熱門”不是絕對的,是考生報考志愿分布不均造成的。
相關推薦:
福建省高考人數2024年多少人(2020-2023歷年歷史+物理人數)
河南省高考人數2024年多少人(2020-2023歷年文科+理科人數)
四川高考人數2024年多少人(2020-2023歷年文科+理科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