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中國海洋類大學排名榜前十名:中國海洋大學(全國排名41)、大連海事大學(全國排名142)、上海海事大學(全國排名180)、上海海洋大學(全國排名188)、廣東海洋大學(全國排名234)、大連海洋大學(全國排名266)、浙江海洋大學(全國排名270)、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全國排名357)、廣州航海學院(全國排名388)、江蘇海洋大學(全國排名399)。
以“海洋大學”為校名的學校,大部分都是非常綜合的從事海洋運作研究的大學。其主要源于海洋學院、海事學院、水產學院、工學院、師范院校等五個方向演變成現如今的格局。
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中國海洋類大學最新排名榜,歡迎參考!
排名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1 | 中國海洋大學 | 41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 | 大連海事大學 | 142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3 | 上海海事大學 | 180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 | 上海海洋大學 | 188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5 | 廣東海洋大學 | 234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6 | 大連海洋大學 | 266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7 | 浙江海洋大學 | 270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8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 357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9 | 廣州航海學院 | 388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0 | 江蘇海洋大學 | 399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據榜單顯示,一共有10所海洋類大學上榜,分別由2所海事大學、7所海洋大學以及1所航海學院組成;其中,中國海洋大學位列第一,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也進入前5強。
這些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專業各具特色,今天就為大家逐次說說:
第一名是中國海洋大學,全國大學排名第41名。這學校是“985”和“211”,以及“雙一流”大學。
學校是1924年私立的青島大學,歷經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和山東大學等時期。1959年發展為山東海洋學院,1988年更名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
第二名是大連海事大學,是一所“211”公辦院校,被譽為“航海家的搖籃”。源自于1909年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船政科,在1953年的時候福建航海專科學校,上海船務學院和東北航海學院合并為大連海運學院,1994年更名現名。
第三名是上海海事大學,全國第180名。學校源自于1909年的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船政科,1959年發展為上海海運學院。2008年搬遷到臨港新城,2004年更名為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排在了第四名,全國第188名。1912年江蘇省立水產學校,1952年升格為上海水產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水產大學,2008年升格為上海海洋大學。
學校有兩個校區,主校區有1600余畝。下轄14個學院,碩士點有一級學科13個,二級學科1個,專業學位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個,博后3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
第五名是廣東海洋大學,全國第234名。學校在湛江市,源自于1935年的廣東省立高級水產職業學校。1997年湛江水產學院、湛江農業專科學校合并為湛江海洋大學。2001年湛江氣象學校并入,2005年升格為廣東海洋大學。
第六名是大連海洋大學,全國第266名。1952年東北水產技術學校創辦,1978年大連水產專科學校成會為大連水產學院。2000年遼寧農業工程學校并入,2010年更名為大連海洋大學。
第七名是浙江海洋大學,全國排名第270名。1958年舟山水產學院于1975年升格為浙江水產學院,1998年與舟山師專合并為浙江海洋學院。2000年之后,舟山衛生學校、浙江水產學校等學校并入該校,2016年改為現名。
第八名是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全國第357名。學校是省屬本科院校,有五指山和三亞兩個校區。學校占地2180畝,下轄18學院,開設53個本科專業,5個專科專業。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教職工1200名,在校生17700余人。
第九名是廣州航海學院,全國第388名。學校是1964年創辦的廣州海運學校,1981年廣州水運學校并入。1992年與武漢水運工程學院廣州航海分部合并為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2002年廣州航務工程學校并入,2013年升格為現用名。
第十名是江蘇海洋大學,全國第399名。學校在連云港,2019年才升格的大學。
學校前身是1919年海州漁業技術傳習所,1985年更名淮海大學,1989年改名淮海工學院。從1998年至2002年陸續有江蘇鹽業學校等并入,2019年升格為江蘇海洋大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