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大學全國最新排名第86位,位列安徽省內大學排名第3名,為中國高水平大學。
國內排在安徽大學之前的高校是:南方醫科大學(全國第85名),排在之后的是:深圳大學(全國第87名);在安徽省內位居安徽大學之前的是:合肥工業大學(省內第2名),排在之后的是:安徽師范大學(省內第3名)。
2025年“軟科”、“校友會”、“武書連”、“Qs”、“U.S.News”等多家國內外高等教育評價機構發布了最新國內高校排行榜。安徽大學屬于什么檔次,在全國排名第幾名?以下為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整理的各大機構公布的詳細數據,歡迎參考!
1. 安徽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校友會版)
按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大學排行榜公布的數據看,安徽大學2025年全國排名第86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5 | 86 | 安徽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綜合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024 | 82 | 安徽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綜合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023 | 87 | 安徽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綜合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 安徽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軟科版)
按軟科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安徽大學2024年全國排名第9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4 | 95 | 安徽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綜合 |
2023 | 104 | 安徽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綜合 |
2022 | 95 | 安徽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綜合 |
3. 安徽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US.N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安徽大學2023年全國排名第136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3 | 136 | 安徽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綜合 |
2022 | 128 | 安徽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綜合 |
安徽大學在安徽省內高校排名僅次于合肥工業大學,排名第3位。
省內排名 | 院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所在地 | 性質 | 全國排名 |
---|---|---|---|---|---|
1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合肥市 | 公辦 | 9 |
2 | 合肥工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合肥市 | 公辦 | 55 |
3 | 安徽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合肥市 | 公辦 | 86 |
4 | 安徽師范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蕪湖市 | 公辦 | 120 |
5 | 安徽農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合肥市 | 公辦 | 146 |
6 | 安徽醫科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合肥市 | 公辦 | 150 |
注:省內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會2025中國大學排名榜 |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是 |
是否是雙一流 | 是 | 主管單位 | 省政府 |
創建時間 | 1928年 | 博士點數量 | 18 |
碩士點數量 | 33 | 學校類型 | 公辦 |
所在城市 | 安徽 合肥市 | 辦學層次 | 211、雙一流、省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江淮首郡、吳楚要沖”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會合肥市。學校是國家“雙一流”和“211工程”建設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學校堅持內涵式發展,不斷彰顯文化傳承創新水平。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勢明顯,近3年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等立項數連續位居全省首位,其中2023年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8項,居全國第28位;建有教育部首批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徽學研究中心,收藏徽州文書近8萬件,牽頭成立省高校創新聯盟,協同省內高校成立新安醫學、徽派建筑、徽州文獻等分中心,引領帶動全省高校徽文化研究、保護和傳承;獲批教育部首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獲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獎等5項;2個項目入選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立項名單;建成戰國竹簡珍稀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安大簡”首期成果成書目前最早《詩經》版本,發布二期最新研究成果《論語》中兩篇重要文獻;《群舒文化研究》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12家單位一同入選第一批“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協同攻關創新平臺;建成方以智研究中心,整理出版《方以智全書》填補相關領域重大空白。學校入選首屆全國文明校園(全國39所)。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