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京理工大學全國最新排名第38位,位列江蘇省內大學排名第3名,為世界高水平大學。
國內排在南京理工大學之前的高校是:西南大學(全國第37名),排在之后的是:蘇州大學(全國第38名);在江蘇省內位居南京理工大學之前的是:東南大學(省內第2名),排在之后的是:蘇州大學(省內第3名)。
2025年“軟科”、“校友會”、“武書連”、“Qs”、“U.S.News”等多家國內外高等教育評價機構發布了最新國內高校排行榜。南京理工大學屬于什么檔次,在全國排名第幾名?以下為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整理的各大機構公布的詳細數據,歡迎參考!
1. 南京理工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校友會版)
按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大學排行榜公布的數據看,南京理工大學2025年全國排名第38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5 | 38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024 | 37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023 | 40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 南京理工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軟科版)
按軟科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南京理工大學2024年全國排名第3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4 | 37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2023 | 36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2022 | 33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3. 南京理工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QS版)
按QS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南京理工大學2024年全國排名第3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4 | 37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2023 | 38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2022 | 37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4. 南京理工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US.N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南京理工大學2023年全國排名第52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3 | 52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2022 | 51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南京理工大學在江蘇省內高校排名僅次于東南大學,排名第3位。
省內排名 | 院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所在地 | 性質 | 全國排名 |
---|---|---|---|---|---|
1 | 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南京市 | 公辦 | 7 |
2 | 東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南京市 | 公辦 | 21 |
3 | 南京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南京市 | 公辦 | 38 |
4 | 蘇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蘇州市 | 公辦 | 38 |
5 | 南京農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南京市 | 公辦 | 45 |
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南京市 | 公辦 | 50 |
注:省內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會2025中國大學排名榜 |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是 |
是否是雙一流 | 是 | 主管單位 | 工信部 |
創建時間 | 1953年 | 博士點數量 | 20 |
碩士點數量 | 35 | 學校類型 | 公辦 |
所在城市 | 江蘇 南京市 | 辦學層次 | 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國防七子 |
南京理工大學是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由創建于1953年的新中國軍工科技最高學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分建而成,經歷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程學院、華東工學院等發展階段,1993年更名為南京理工大學。1995年,學校成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0年,獲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獲批建設“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017年,學校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2018年,王澤山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同年,學校成為工信部、教育部、江蘇省共建高校。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厚德博學”的辦學理念,秉持“進德修業,志道鼎新”的校訓,弘揚“團結、獻身、求是、創新”的校風,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推動社會進步為使命,為黨育英才、為國鑄利器,圍繞陸海空天信融合發展,向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奮勇前進。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領軍人才集聚。具有教授任職資格評審權和博士生指導教師資格審批權。現有教職工3600余人,專任教師24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1600余人。高層次人才700余人,包括:兩院院士27人,外國院士4人,國家級領軍人才67人,國家級青年人才12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3人,國家級“萬人計劃”教學名師5人,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先進個人1人,“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7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4人,國家級、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6人等。擁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教育部創新團隊5個、教育部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2個、工信部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3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1個、江蘇省創新團隊39個。學校先后入選江蘇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和首批江蘇省課程思政示范高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