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師范學院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和世界排名分別是多少呢?
大學的發展是動態的,不同的年份榜單排名不同,那么2024年寧夏師范學院最新軟科排名第幾呢?新高考網全國大學排名頻道帶你一起來看看軟科(ARWU)提供的歷年在國內國際排名數據情況:
2024寧夏師范學院軟科排名(國內)
按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主榜):寧夏師范學院2024年全國排名第476位。
附:寧夏師范學院歷年軟科排名變化一覽表
年份 | 國內排名 | 世界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4 | 476 | - | 寧夏師范學院 | 寧夏 固原市 | 師范 | 普通本科 |
2023 | 440 | - | 寧夏師范學院 | 寧夏 固原市 | 師范 | 普通本科 |
2022 | 420 | - | 寧夏師范學院 | 寧夏 固原市 | 師范 | 普通本科 |
2021 | 430 | - | 寧夏師范學院 | 寧夏 固原市 | 師范 | 普通本科 |
2020 | 468 | - | 寧夏師范學院 | 寧夏 固原市 | 師范 | 普通本科 |
查看更多排名數據請進入: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有些同學可能認為寧夏師范學院軟科排名不高,為什么這么低;也有些同學認為排名太高了,備受吐槽!因為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以很難得到全部人的認可,我們在志愿填報擇校時還是要多方了解,理性選擇!
相關拓展:
軟科排名簡介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簡稱ARWU),其排名指標體系復雜,教育資源的數量和質量相關指標所占權重高達44%+,科研能力相關指標所占權重約為37%+。
中國軟科一直是在進行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從它背后的機構就可以看到——“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我們看到的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只不過是它全球大學排名的中國部分。
詳見:軟科排名是什么意思?軟科排名有參考價值嗎(新高考網)
寧夏師范學院辦學層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創建時間 | 1975年 | 博士點數量 | 一級:0,二級:0 |
碩士點數量 | 一級:4,二級:0 | 學校類型 | 師范類 |
所在城市 | 固原市 | 辦學層次 | 普通本科 |
查看更多數據請進入: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寧夏師范學院簡介:
寧夏師范學院坐落于寧夏南部六盤山下歷史名城——固原市,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管理,是寧夏唯一的師范類本科院校(寧夏師范學院是幾本?一本還是二本)。
建校40多年來,學校深深扎根寧夏南部山區,以服務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基礎教育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幾代寧師人恪盡職守,風雨兼程,誨人不倦,薪火相傳,大力弘揚“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精神,堅持“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辦學傳統和“開放辦學、內涵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辦學理念,秉承“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校訓,倡導“勤奮、求是、創新、奉獻”的校風,“敬業愛生、博學力行”的教風和“勤學善思、知行合一”的學風,為寧夏及周邊地區累計培養各類人才近5萬人,被譽為“六盤山下人才基地,寧南山區教師搖籃”。
學校現有古雁、文苑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927907.2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129132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63802平方米。實驗樓面積30915平方米。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0915萬元。圖書館館藏中外文紙質圖書88.4萬冊,電子圖書109萬種,擁有中文數據庫17個、外文數據庫2個。《寧夏師范學院學報》面向全國公開發行,是首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學校現有教學單位14個、教輔單位5個、科研單位1個、黨群行政單位16個。有中國語言文學、化學、數學、物理學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教育、體育、電子信息、藝術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有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8個學科門類36個本科專業,初步形成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不同層次,全日制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成人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不同類型的人才培養體系。有自治區“一流學科”1個,自治區“一流培育學科”2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分中心1個,自治區“十三五”優勢特色學科1個、重點學科3個,其他區級重點學科3個,自治區技術創新中心2個,自治區高校科技創新平臺2個、培育平臺1個,自治區高校新型智庫1個。有校級重點學科17個、研究(工程)中心6個、產學研合作育人基地10個、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5個,自治區一流專業建設點10個,自治區一流基層教學組織6個,自治區“卓越拔尖人才培養班”3個,自治區“一流課程”42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