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武漢理工大學最新排名全國第56名(綜合排名數據)。
排在武漢理工大學前3位的分別是:上海外國語大學(綜合排名:54)、華東理工大學(綜合排名:54)、中國傳媒大學(綜合排名:55),排在后3位的分別是西南財經大學(綜合排名:56)、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綜合排名:57)、蘇州大學(綜合排名:58)。
該排名數據來自“校友會”、“軟科”、“QS”、“USNews”、“快志愿”等第三方機構發布的全國大學排行榜,僅供參考!
一:歷年武漢理工大學全國排名榜
1.武漢理工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軟科版)
按軟科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武漢理工大學2023年、2024年在全國排名分別為第54位和第52位,而到了2025年,其排名提升至第48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5 | 48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4 | 52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3 | 54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2 | 55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1 | 55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武漢理工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校友會版)
按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大學排行榜看,武漢理工大學2023年、2024年在全國排名分別為第34位和第35位,而到了2025年,其排名下降至第36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5 | 36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024 | 35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023 | 34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022 | 35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021 | 35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武漢理工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QS版)
按QS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武漢理工大學2023年在全國排名為第47位,而到了2024年和2025年,其排名下降至第53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5 | 53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4 | 53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3 | 47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2 | 52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1 | 75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4.武漢理工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USU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武漢理工大學2021、2022年在全國排名分別為第34位和第31位,而到了2023年,其排名下降至第34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3 | 34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2 | 31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1 | 34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二:武漢理工大學簡介
武漢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學校辦學歷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辦學126年特別是近70年來,學校共培養了近70萬名高級專門人才,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中為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培養人才規模最大的學校,是我國“三大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學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7000余人,博士、碩士生23000余人,來華留學生全年總規模1200余人。
學校建有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光纖傳感技術與網絡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水運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路交通控制全國重點實驗室等52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基地,建有內河智能航運交通運輸行業協同創新平臺、汽車零部件技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安全預警與應急聯動技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3個省部級協同創新平臺。學校獲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單位,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高校、第二批高等學??萍汲晒D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與地方政府和行業企業共建異地科研機構、產學研合作服務平臺、校企科技合作平臺等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機構211個。學校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5項,其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3項,位居全國高校前列。近五年來,學校共獲國家自然科學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獲省部級科技一等獎及以上獎勵133項,其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51項。獲授權發明專利5830項,作為第一專利權人獲得中國專利獎5項。在世界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發表論文5篇、Nature發表論文6篇。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是 |
是否是雙一流 | 是 | 主管單位 | 教育部 |
創建時間 | 1898年 | 博士點數量 | 22 |
碩士點數量 | 44 | 學校類型 | 理工類 |
所在城市 | 武漢市 | 辦學層次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