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沈陽大學最新排名全國第373名(綜合排名數據)。
排在沈陽大學前3位的分別是:大連大學(綜合排名:370)、湖州師范學院(綜合排名:371)、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綜合排名:372),排在后3位的分別是陜西理工大學(綜合排名:373)、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綜合排名:374)、南京工程學院(綜合排名:375)。
該排名數據來自“校友會”、“軟科”、“QS”、“USNews”、“快志愿”等第三方機構發布的全國大學排行榜,僅供參考!
一:歷年沈陽大學全國排名榜
1.沈陽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軟科版)
按軟科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沈陽大學2023年、2024年在全國排名分別為第340位和第286位,而到了2025年,其排名提升至第267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5 | 267 | 沈陽大學 | 遼寧 沈陽市 | 綜合 | 研究生院、省重點 |
2024 | 286 | 沈陽大學 | 遼寧 沈陽市 | 綜合 | 研究生院、省重點 |
2023 | 340 | 沈陽大學 | 遼寧 沈陽市 | 綜合 | 研究生院、省重點 |
2022 | 303 | 沈陽大學 | 遼寧 沈陽市 | 綜合 | 研究生院、省重點 |
2021 | 321 | 沈陽大學 | 遼寧 沈陽市 | 綜合 | 研究生院、省重點 |
2.沈陽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校友會版)
按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大學排行榜看,沈陽大學2023年、2024年在全國排名分別為第176位和第175位,而到了2025年,其排名提升至第170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5 | 170 | 沈陽大學 | 遼寧 沈陽市 | 綜合 | 區域一流大學 |
2024 | 175 | 沈陽大學 | 遼寧 沈陽市 | 綜合 | 區域一流大學 |
2023 | 176 | 沈陽大學 | 遼寧 沈陽市 | 綜合 | 區域一流大學 |
2022 | 187 | 沈陽大學 | 遼寧 沈陽市 | 綜合 | 區域一流大學 |
2021 | 199 | 沈陽大學 | 遼寧 沈陽市 | 綜合 | 區域一流大學 |
二:沈陽大學簡介
沈陽大學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創辦的奉天實業學學和1906年創辦的新民公學堂,迄今已逾百年。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始終堅持“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區域產業振興”的辦學宗旨和“科學辦學民主辦學開放辦學”的辦學理念,秉承“厚德重學 至誠至勤”的校訓,發揚“愛國明志 勤奮自強 創新超越務實擔當”的新時代沈大精神,確定了全面建設全國同類院校一流大學的發展目標,大力推進轉型發展,全面實施提升綜合實力三年行動計劃,先后成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遼寧省首批向應用型轉變示范高校、遼寧省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遼寧省來華留學生工作示范建設高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入選遼寧省一流學科建設項目。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同時擁有博士、碩士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和留學生教育的綜合性大學。
學校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全過程、深融合、協同式”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在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校企合作等方面均排在全省前列。學校作為理事長單位,牽頭成立了由157家高校和企業參加的遼寧省電商產業校企聯盟。先后與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沈陽市消防研究所、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沈陽市法庫縣和大東區、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等開展了校所、校院、校地、校企戰略合作,分別與沈陽市大東區、沈北新區聯合共建2所附屬實驗學校,與沈陽渾南現代交通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深圳訊方有限公司、沈陽東軟睿道教育服務有限公司分別聯合創辦校企共建級學院,形成了嵌入式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學校先后獲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63項,在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等各類競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項1100余項,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訓中心獲批遼寧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2018年,“訊方ICT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入選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個優秀案例,在第十七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中獲機器人救援技術挑戰賽北部賽區第一名。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省政府 |
創建時間 | 1980年 | 博士點數量 | 1 |
碩士點數量 | 9 | 學校類型 | 綜合類 |
所在城市 | 沈陽市 | 辦學層次 | 研究生院,省重點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