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民族師范學院排名最新位列全國第532名(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榜數據),2024年與去年排行的第542名相比,排名上升了10位,排在了四川文理學院和西安醫學院之前。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排名趨勢圖(2020-2024)
從歷年排名變化趨勢圖可見: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在全國排名2024為第532位、2023為第542位、2022為第557位、2021為第549位、2020為第513位,最近兩年排名呈上升趨勢,綜合實力有所提高。
下表為新高考網整理的相近排名院校名單,包含各大學排名多少、屬于什么檔次水平,可以清楚的了解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在全國高校中所處的位置。
年份 | 院校 | 全國排名 | 辦學層次 |
---|---|---|---|
2024 | 青海民族大學 | 529 | 保研,研究生院 |
2024 | 山東體育學院 | 529 | |
2024 | 廣州航海學院 | 529 | |
2024 | 山西大同大學 | 531 | 省屬 |
2024 | 重慶警察學院 | 531 | 省屬 |
2024 |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 532 | |
2024 | 四川文理學院 | 533 | 省屬 |
2024 | 西安醫學院 | 533 | 省屬 |
2024 | 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 | 534 | |
2024 |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 | 535 | 省屬 |
2024 |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 536 | 省屬 |
最新全國大學排名榜,詳查:快志愿AI填報助手 |
可見,興義民族師范學院(排名第532位)綜合實力要強于四川文理學院、西安醫學院、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等高校,不過整體實力要弱于青海民族大學、山東體育學院、廣州航海學院、山西大同大學、重慶警察學院等高校。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肇基于1813年重建的筆山書院,歷經高等小學堂、興義縣立中學、貴州省興義中學等歷史時期。建國后,于1952年改為貴州省興義師范學校,開始了現代師范教育的歷史。1975年名為興義地區“五·七”師范大學,1978年改稱興義師范專科學校,1982年改名黔西南民族師專,1993年又更名為黔西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1年開始與貴州師范大學聯合辦學培養本科學生。2005年,興義師范學校、安龍民族師范學校并入黔西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擴大了辦學規模。2009年3月,學校經教育部批準正式升格為興義民族師范學院,系“省州共建、以州為主”的一所地方性全日制本科院校。2016年12月,學校通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并經貴州省學位委員會批準,新增為“十三五”碩士學位立項建設單位,2017年,列為貴州省第二批應用型發展轉型試點高校,2019年,與寧波大學、貴州師范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并招生。兩百年來,學校持續辦學、未斷文緒,而今,更是秉承“勤學、尚美、求實、創新”的校訓,將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層次,為國家培養各級各類人才近4萬人,為黔西南州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科研成果 升本以來,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項,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1項;獲省部級項目99項、地廳級科研項目500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2獎、三等獎6項,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黔西南州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教師共發表論文近4000篇,其中核心及以上期刊共552篇,SCI、EI、ISSHP等收錄論文59篇;出版教材和著作148部;建有貴州省黔西南特色產業扶貧與生態修復協同創新中心1個、山地旅游教育與推廣省級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個,廳級重點實驗室4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