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最好大學排名前十名:中國人民大學(排名第1)、北京大學(第2)、浙江大學(第3)、清華大學(第4)、武漢大學(第5)、北京師范大學(第6)、復旦大學(第7)、中山大學(第8)、上海交通大學(第9)、南京大學(第10)。
人文社科類專業,具有典型性的有中國語言文學類、經濟學類、哲學類、法學類、社會學類等類別的專業,包括漢語言文學、法學、教育學、新聞傳播學、音樂學、美術學、心理學等大學專業,是目前報考熱度較高的一類大學專業,也是考生和家長在高考、考研中目標專業的優選。
那么,對于我國數量眾多的中國高校而言,哪些高校的人文社科類專業實力相對較強呢?想要就讀文科類專業,哪些大學更值得考生和家長選擇報考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2024年人文社科類最好大學排名,看一看你所在的大學排名多少?
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發展評價排名前100 | |||||
---|---|---|---|---|---|
排名 | 學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學校類型 | 省份 | 得分 |
1 | 中國人民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北京 | 95.11 |
2 | 北京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北京 | 81.48 |
3 | 浙江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浙江 | 72.83 |
4 | 清華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北京 | 72.17 |
5 | 武漢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湖北 | 70.67 |
6 | 北京師范大學 | 雙一流 | 師范類 | 北京 | 65.95 |
7 | 復旦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上海 | 64.8 |
8 | 中山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廣東 | 63.88 |
9 | 上海交通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上海 | 60.3 |
10 | 南京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江蘇 | 60.11 |
11 | 四川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四川 | 58.52 |
12 | 華東師范大學 | 雙一流 | 師范類 | 上海 | 55.98 |
13 | 廈門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福建 | 53.95 |
14 | 山東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山東 | 51.32 |
15 | 南開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天津 | 47.68 |
16 | 華中科技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湖北 | 42.98 |
17 | 華中師范大學 | 雙一流 | 師范類 | 湖北 | 40.37 |
18 | 西安交通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陜西 | 40.12 |
19 | 吉林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吉林 | 34.12 |
20 | 南京師范大學 | 雙一流 | 師范類 | 江蘇 | 34.1 |
21 | 同濟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上海 | 33.06 |
22 | 西南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重慶 | 32.35 |
23 | 上海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上海 | 32.04 |
24 | 暨南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廣東 | 31.53 |
25 | 湖南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湖南 | 30.42 |
26 | 東南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江蘇 | 30.31 |
27 | 陜西師范大學 | 雙一流 | 師范類 | 陜西 | 29.89 |
28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雙一流 | 財經類 | 湖北 | 29.47 |
29 | 中南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湖南 | 29.07 |
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雙一流 | 理工類 | 北京 | 27.12 |
31 | 華南師范大學 | 雙一流 | 師范類 | 廣東 | 26.86 |
32 | 蘇州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江蘇 | 26.86 |
33 | 東北師范大學 | 雙一流 | 師范類 | 吉林 | 26.42 |
34 | 湖南師范大學 | 雙一流 | 師范類 | 湖南 | 26.01 |
35 | 西南財經大學 | 雙一流 | 財經類 | 四川 | 25.62 |
36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雙一流 | 財經類 | 北京 | 25.44 |
37 | 鄭州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河南 | 25.36 |
38 | 華南理工大學 | 雙一流 | 理工類 | 廣東 | 25.19 |
39 | 深圳大學 | \ | 綜合類 | 廣東 | 24.98 |
40 | 天津大學 | 雙一流 | 理工類 | 天津 | 24.3 |
41 | 重慶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重慶 | 24.27 |
42 | 中國政法大學 | 雙一流 | 政法類 | 北京 | 23.6 |
43 | 中央財經大學 | 雙一流 | 財經類 | 北京 | 23 |
44 | 電子科技大學 | 雙一流 | 理工類 | 四川 | 22.52 |
45 | 西北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陜西 | 22.25 |
46 | 大連理工大學 | 雙一流 | 理工類 | 遼寧 | 22.18 |
47 | 云南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云南 | 21.92 |
48 | 河南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河南 | 21.9 |
49 | 上海財經大學 | 雙一流 | 財經類 | 上海 | 21.52 |
5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雙一流 | 理工類 | 北京 | 21.09 |
51 | 北京理工大學 | 雙一流 | 理工類 | 北京 | 20.23 |
52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雙一流 | 理工類 | 黑龍江 | 19.78 |
53 | 福建師范大學 | \ | 師范類 | 福建 | 19.67 |
54 | 浙江工商大學 | \ | 財經類 | 浙江 | 19.55 |
55 | 廣州大學 | \ | 綜合類 | 廣東 | 19.4 |
56 | 山東師范大學 | \ | 師范類 | 山東 | 19.22 |
57 | 上海師范大學 | \ | 師范類 | 上海 | 19.16 |
58 | 首都師范大學 | 雙一流 | 師范類 | 北京 | 19.1 |
59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 | 語言類 | 廣東 | 18.92 |
60 | 安徽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安徽 | 18.65 |
61 | 蘭州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甘肅 | 18.5 |
62 | 西北工業大學 | 雙一流 | 理工類 | 陜西 | 18.49 |
63 | 中央民族大學 | 雙一流 | 民族類 | 北京 | 18.16 |
64 | 東北大學 | 雙一流 | 理工類 | 遼寧 | 18.07 |
65 | 東北財經大學 | \ | 財經類 | 遼寧 | 17.36 |
66 | 浙江師范大學 | \ | 師范類 | 浙江 | 16.71 |
67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 A | 綜合類 | 北京 | 16.47 |
68 | 江西財經大學 | \ | 財經類 | 江西 | 16.24 |
69 | 北京交通大學 | 雙一流 | 理工類 | 北京 | 15.99 |
70 | 山西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山西 | 15.96 |
71 | 浙江工業大學 | 理工類 | 浙江 | 15.89 | |
72 | 南京農業大學 | 雙一流 | 農林類 | 江蘇 | 15.85 |
73 | 中國傳媒大學 | 雙一流 | 語言類 | 北京 | 15.64 |
74 | 山東財經大學 | 財經類 | 山東 | 15.38 | |
75 | 河北大學 | \ | 綜合類 | 河北 | 15.32 |
76 | 杭州師范大學 | 師范類 | 浙江 | 14.95 | |
77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雙一流 | 理工類 | 安徽 | 14.82 |
78 | 江西師范大學 | \ | 師范類 | 江西 | 14.71 |
79 | 西南交通大學 | 雙一流 | 理工類 | 四川 | 14.69 |
80 | 浙江財經大學 | \ | 財經類 | 浙江 | 14.55 |
81 | 南京財經大學 | 財經類 | 江蘇 | 14.38 | |
82 | 湘潭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湖南 | 14.35 |
83 | 曲阜師范大學 | 師范類 | 山東 | 14.34 | |
84 | 中國農業大學 | 雙一流 | 農林類 | 北京 | 13.92 |
85 | 揚州大學 | \ | 綜合類 | 江蘇 | 13.82 |
86 | 廣西師范大學 | 師范類 | 廣西 | 13.68 | |
87 | 江南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江蘇 | 13.5 |
88 | 天津師范大學 | 師范類 | 天津 | 13.5 | |
89 | 南昌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江西 | 13.39 |
90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雙一流 | 語言類 | 上海 | 13.22 |
91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財經類 | 北京 | 13.16 | |
92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雙一流 | 理工類 | 陜西 | 13.05 |
93 | 西北師范大學 | 師范類 | 甘肅 | 12.96 | |
9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雙一流 | 理工類 | 江蘇 | 12.91 |
95 | 青島大學 | \ | 綜合類 | 山東 | 12.8 |
96 | 西南政法大學 | 政法類 | 重慶 | 12.79 | |
97 | 中國海洋大學 | 雙一流 | 綜合類 | 山東 | 12.67 |
98 | 江蘇大學 | \ | 綜合類 | 江蘇 | 12.48 |
99 | 北京科技大學 | 雙一流 | 理工類 | 北京 | 12.26 |
100 | 合肥工業大學 | 雙一流 | 理工類 | 安徽 | 12.23 |
在這份榜單中,共計100所大學進入榜單,是我國人文社科類專業實力最強的一批大學。上榜高校既包括我國頂尖985工程大學的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等,也包括非211工程大學的深圳大學、河南大學等。
其中,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居榜單前3名,是我國人文社科實力最強的大學,實力量化得分分別為95.11分、81.48分、72.83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排名前三的高校,各有什么特色。
中國人民大學,其前身為創辦于1937年的陜北公學,后歷經華北聯合大學、華北大學等辦學階段,1949年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并中國政法大學組建為中國人民大學。1997年學校被確定為211工程大學,2003年學校被確定為985工程大學。
目前,中國人民大學已經發展成為我國人文社科類的最強高校之一,開設有本科專業86個,其哲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公共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工商管理等一大批的人文社科類學科為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優勢學科。
在這份高校人文社科實力評比中,中國人民大學以實力量化得分95.11分居我國高校首位,是我國實力最強的人文社科類高校。
武漢大學,也是一所享譽國內外的大學,在近年的高校實力排名中,武漢大學一直穩居我國高校前10名。與同城的華中科技大學相比,武漢大學的人文社科相關學科實力更強。其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等人文社科相關學科為世界“雙一流”建設學科,其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中國哲學、國際法學、世界史等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以上人文社科類學科都為武漢大學的優勢學科。
在這份高校人文社科實力評比中,武漢大學以實力量化得分70.67分居我國高校第5名,是我國實力較強的人文社科類高校。
此外,進入榜單的非211工程大學有河南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廣州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江西財經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是考生報考人文社科類專業的優選,是報考性價比較高的一批大學。
相關推薦:
南方電網錄用院校有哪些(2024錄取高校排名榜TOP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