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全國最新排名第79位,位列湖北省內大學排名第7名,為世界高水平大學。
國內排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之前的高校是:浙江師范大學(全國第77名),排在之后的是:深圳理工大學(全國第79名);在湖北省內位居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之前的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省內第6名),排在之后的是:海軍工程大學(省內第7名)。
2025年“軟科”、“校友會”、“武書連”、“Qs”、“U.S.News”等多家國內外高等教育評價機構發布了最新國內高校排行榜。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屬于什么檔次,在全國排名第幾名?以下為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整理的各大機構公布的詳細數據,歡迎參考!
1.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全國排名一覽表(校友會版)
按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大學排行榜公布的數據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25年全國排名第79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5 | 79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024 | 75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023 | 69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全國排名一覽表(軟科版)
按軟科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24年全國排名第61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4 | 61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2023 | 59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2022 | 58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3.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全國排名一覽表(QS版)
按QS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22年全國排名第29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2 | 29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4.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全國排名一覽表(US.N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23年全國排名第2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3 | 27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2022 | 25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 武漢市 | 理工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湖北省內高校排名僅次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排名第7位。
省內排名 | 院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所在地 | 性質 | 全國排名 |
---|---|---|---|---|---|
4 | 華中農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武漢市 | 公辦 | 42 |
5 | 華中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武漢市 | 公辦 | 47 |
6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武漢市 | 公辦 | 53 |
7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武漢市 | 公辦 | 79 |
8 | 海軍工程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武漢市 | 公辦 | 80 |
9 | 武漢科技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武漢市 | 公辦 | 83 |
10 | 湖北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武漢市 | 公辦 | 94 |
注:省內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會2025中國大學排名榜 |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是 |
是否是雙一流 | 是 | 主管單位 | 教育部 |
創建時間 | 1952年 | 博士點數量 | 16 |
碩士點數量 | 34 | 學校類型 | 公辦 |
所在城市 | 湖北 武漢市 | 辦學層次 | 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批準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學科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門類,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
學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全程貫通、空間聯通、隊伍互通、內容打通、評價融通”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完善“跨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教學與科研實踐融合、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三融合”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夯實“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本研融合,跨學科培養、跨平臺培養、跨文化培養”的“三融三跨”研究生培養模式,打造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共同體(HCUG2),牽頭組建了“地學類專業實踐教學聯盟”,成立了長江教育創新帶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合作體。學校學生在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互聯網+”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挑戰杯大賽、數學建模大賽、英語競賽、電子設計大賽等高水平賽事中屢獲佳績,涌現了一批以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袁復棟、陳晨、王奉宇,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翁新強、韓磊、王奉宇等為代表的優秀學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