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連理工大學全國最新排名第27位,位列遼寧省內大學排名第1名,為世界高水平大學。
國內排在大連理工大學之前的高校是:上海科技大學(全國第26名),排在之后的是:中南大學(全國第28名);在遼寧省內位居大連理工大學之后的是:東北大學(省內第2名)。
2025年“軟科”、“校友會”、“武書連”、“Qs”、“U.S.News”等多家國內外高等教育評價機構發布了最新國內高校排行榜。大連理工大學屬于什么檔次,在全國排名第幾名?以下為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整理的各大機構公布的詳細數據,歡迎參考!
1. 大連理工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校友會版)
按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大學排行榜公布的數據看,大連理工大學2025年全國排名第2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5 | 27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大連市 | 理工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024 | 26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大連市 | 理工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023 | 28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大連市 | 理工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 大連理工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軟科版)
按軟科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大連理工大學2024年全國排名第28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4 | 28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大連市 | 理工 |
2023 | 32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大連市 | 理工 |
2022 | 31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大連市 | 理工 |
3. 大連理工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QS版)
按QS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大連理工大學2024年全國排名第28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4 | 28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大連市 | 理工 |
2023 | 33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大連市 | 理工 |
2022 | 32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大連市 | 理工 |
4. 大連理工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US.N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大連理工大學2023年全國排名第40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3 | 40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大連市 | 理工 |
2022 | 34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大連市 | 理工 |
大連理工大學在遼寧省內高校排名第1位。
省內排名 | 院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所在地 | 性質 | 全國排名 |
---|---|---|---|---|---|
1 | 大連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大連市 | 公辦 | 27 |
2 | 東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沈陽市 | 公辦 | 29 |
3 | 東北財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大連市 | 公辦 | 96 |
4 | 遼寧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沈陽市 | 公辦 | 99 |
注:省內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會2025中國大學排名榜 |
是否是985 | 是 | 是否是211 | 是 |
是否是雙一流 | 是 | 主管單位 | 教育部 |
創建時間 | 1949年 | 博士點數量 | 29 |
碩士點數量 | 41 | 學校類型 | 公辦 |
所在城市 | 遼寧 大連市 | 辦學層次 | 985、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E9、省部共建、101計劃 |
大連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學校以培養精英人才、促進科技進步、傳承優秀文化、引領社會風尚為宗旨,秉承“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厚德篤學、知行合一”為基本特質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創造、發現、傳授、保存和應用知識,勇于擔當社會責任,服務國家,造福人類。
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本科生教育與研究生教育并重,構建“頂尖工科、優質理科、精品文科、新興醫科”的一流學科格局。學校設有研究生院,主校區設有26個獨立建制的學院及醫學部、2個研究院,開發區校區設有2個獨立建制的學院,盤錦校區設有3個獨立建制的學院,另有3個專門學院(創新、國際、遠程)和1所獨立學院(城市學院)。有2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還有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20個專業學位類別,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土木水利、能源動力等5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以及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82個本科專業進行招生,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23個,“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7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7個,通過全國工程教育認證(評估)專業27個,5個專業入選教育部“強基計劃”。有5個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華羅庚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張大煜化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王大珩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錢令希力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4個國家級教育、教學基地(國家工科化學教學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有國家英才計劃高校培養基地。建有8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工程訓練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基礎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土木水利實驗教學中心、文科綜合實驗教學中心、化工綜合實驗教學中心、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化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車輛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7個國家級教學團隊,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首批十所試點高校之一,國家實施工程教育改革十所試點學校之一,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試點高校,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首批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首批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試點高校之一,教育部首批公共外語教學改革試點高校之一,獲批教育部首批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
相關推薦: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排名全國第幾名(2022-2025最新排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