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峽大學全國最新排名第127位,位列湖北省內大學排名第14名,為中國高水平大學。
國內排在三峽大學之前的高校是:湖北工業大學(全國第127名),排在之后的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全國第127名);在湖北省內位居三峽大學之前的是:湖北工業大學(省內第13名),排在之后的是:武漢紡織大學(省內第14名)。
2025年“軟科”、“校友會”、“武書連”、“Qs”、“U.S.News”等多家國內外高等教育評價機構發布了最新國內高校排行榜。三峽大學屬于什么檔次,在全國排名第幾名?以下為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整理的各大機構公布的詳細數據,歡迎參考!
1. 三峽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校友會版)
按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大學排行榜公布的數據看,三峽大學2025年全國排名第12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5 | 127 | 三峽大學 | 湖北 宜昌市 | 綜合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024 | 128 | 三峽大學 | 湖北 宜昌市 | 綜合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023 | 130 | 三峽大學 | 湖北 宜昌市 | 綜合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 三峽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軟科版)
按軟科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三峽大學2024年全國排名第17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4 | 177 | 三峽大學 | 湖北 宜昌市 | 綜合 |
2023 | 173 | 三峽大學 | 湖北 宜昌市 | 綜合 |
2022 | 172 | 三峽大學 | 湖北 宜昌市 | 綜合 |
3. 三峽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US.N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三峽大學2023年全國排名第20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3 | 205 | 三峽大學 | 湖北 宜昌市 | 綜合 |
2022 | 197 | 三峽大學 | 湖北 宜昌市 | 綜合 |
三峽大學在湖北省內高校排名僅次于湖北工業大學,排名第14位。
省內排名 | 院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所在地 | 性質 | 全國排名 |
---|---|---|---|---|---|
11 | 長江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荊州市 | 公辦 | 125 |
12 | 中南民族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武漢市 | 公辦 | 127 |
13 | 湖北工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武漢市 | 公辦 | 127 |
14 | 三峽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宜昌市 | 公辦 | 127 |
15 | 武漢紡織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武漢市 | 公辦 | 127 |
16 | 武漢輕工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武漢市 | 公辦 | 138 |
17 | 武漢工程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武漢市 | 公辦 | 176 |
注:省內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會2025中國大學排名榜 |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省政府 |
創建時間 | 2000年 | 博士點數量 | 4 |
碩士點數量 | 27 | 學校類型 | 公辦 |
所在城市 | 湖北 宜昌市 | 辦學層次 | 省重點、保研、研究生院 |
學校簡介 三峽大學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和原湖北三峽學院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組建。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先后隸屬于水利電力部、能源部、電力工業部、國家電力公司,1996年與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合并組建新的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成為“211工程”建設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原湖北三峽學院是由原宜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宜昌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宜昌職業大學于1996年合并而成。
學校現有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十二五”期間獲批11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十三五”期間獲批2個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十四五”期間獲批4個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有法律、教育、工商管理、新聞與傳播、電子信息、能源動力、臨床醫學等22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學校共有22個學院,有在校生本科專業74個,涵蓋理、工、文、醫、經、管、法、教育、藝術九大學科門類,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3個,13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醫學教育專業認證;有國家級特色本科專業5個,省級本科品牌專業10個;獲批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7個,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省級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計劃9個,省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個,省級“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項目11項;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6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82門,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4項,省級本科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2門,國家級規劃教材3部(套),省級精品課程20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4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8門;獲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項、國家級“新文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14個,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23個;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和團隊4個;省級試點學院2個,省級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試驗計劃項目1個。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24897人,博士、碩士研究生8019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