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黎明職業大學全國高職院校(II類)排行榜最新排名第60位,位列福建省內高職院校排名第2名,為中國高水平高職院校。
國內排在黎明職業大學之前的高校是:清遠職業技術學院(II類全國第59名),排在之后的是:寧夏職業技術學院(II類全國第61名);在福建省內位居黎明職業大學之前的高校是:福州職業技術學院(II類省內第1名),排在之后的高校是:廈門城市職業學院(II類省內第3名)。
2025年“校友會”、“金平果”、“軟科”、“快志愿”等多家國內外高等教育評價機構發布了最新國內高職院校排行榜。黎明職業大學屬于什么檔次,在全國排名第幾名?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各大機構公布的大學排名詳細數據,歡迎參考!
1.黎明職業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校友會版)
按校友會中國高職院校排行榜看,黎明職業大學2025年全國高職院校排名(II類)第60位。
年份 | 全國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
2025 | 60(II類) | 黎明職業大學 | 福建 | 中國高水平高職院校 |
2024 | 73(II類) | 黎明職業大學 | 福建 | 中國高水平高職院校 |
注:以上參考的為校友會排名數據,校友會將中國高職院校按照優勢學科進行了分類,Ⅰ類院校為以工學門類學科專業為優勢的高職院校,Ⅱ類院校為以理學及人文社科門類學科專業為優勢的高職院校,Ⅲ類院校為以藝術、體育、經濟、管理、農學、教育學、醫學等門類學科專業為優勢的高職院校。
2.黎明職業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金平果版)
按金平果公布的中國高職院校排行榜數據看,黎明職業大學2024年全國排名第106位。
年份 | 全國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4 | 106 | 黎明職業大學 | 福建 | 綜合 |
2023 | 108 | 黎明職業大學 | 福建 | 綜合 |
2022 | 125 | 黎明職業大學 | 福建 | 綜合 |
在福建省內黎明職業大學排名僅次于福州職業技術學院,排名第2位。
省內排名 | 院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所在地 | 性質 | 全國排名 |
---|---|---|---|---|---|
1 | 福州職業技術學院 | 中國高水平高職院校 | 福州市 | 公辦 | 49(II類) |
2 | 黎明職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高職院校 | 泉州市 | 公辦 | 60(II類) |
3 |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 | 區域一流高職院校 | 廈門市 | 公辦 | 120(II類) |
4 | 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 | 區域高水平高職院校 | 廈門市 | 民辦 | 188(II類) |
注:省內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會2025中國高職院校排名榜 |
黎明職業大學坐落于世界遺產城市、歷史文化名城泉州,是泉州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綜合性公辦高職院校。學校以理想命名,淵源深厚。1929年春,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馬敘倫的倡議下,黎明高級中學開學,辛亥革命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題寫校名并任學校董事,梁披云任校長。著名文學家巴金、魯彥、麗尼,著名編輯家、出版家和翻譯家吳朗西,音樂家呂驥,戲劇家張庚,史學家楊人楩、周貽白,生物學家陳范予、柳子明等文化教育界名人先后來校考察、講學和寫作。1981年,時任全國政協委員、澳門歸僑總會主席,著名教育家、詩人、書法家、社會活動家梁披云聯絡海外僑親和原黎明師友,在黎明高中舊址發起創辦黎明學園。1984年,黎明學園升格為黎明職業大學,學校辦學歷經宏基初奠(1984-1994)、規模擴張(1995-2005)、內涵提升(2006-2015)、品牌優化(2016-)四個階段,朝著科學辦學與創新發展之路擊楫中流、漸著輝煌。校黨委獲評福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入選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以福建排名第一入選國家優質高等職業院校,連續六年蟬聯福建省高職高專院校發展潛力綜合排名第一名,在福建省示范性現代職業院校建設工程五年總評中位居全省第一,榮膺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榮獲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典型學校、學生發展指數優秀院校和教師發展指數優秀院校,榮獲全國職業院校實習管理50強、學生管理50強和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育人成效50強、東部地區產教融合卓越院校50強、東部地區服務貢獻卓越院校50強,辦學能力、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昂首走在全省前頭、全國前列。
學校發揮僑校優勢,依托董事會及海外華僑資源,擴大海外朋友圈,提升國際交流與合作水平。發起成立中國職教學會21世紀海絲職教分會、福建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職業教育聯盟,是全國魯班工坊建設聯盟的共同發起單位,融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政府、教育、企業資源,舉辦國際合作交流論壇,接待境外交流、培訓團組。在海外建設黎明海絲學院,招收留學生,開展“中文+技能”人才培養項目,承辦教育部、國僑辦、商務部海外青少年文化交流培訓和援外培訓項目,面向境外開展“海絲”非遺技藝培訓,助力優秀中華文化“走出去”。攜手閩臺企業,建設服裝設計與工藝、影視多媒體技術等國際通用的專業標準、課程體系、雙語教材,依托海絲學院面向印尼、柬埔寨、馬來西亞、緬甸、泰國、中亞國家及臺灣地區等院校輸出共享,實施海外人才培養及師資培訓項目,在首屆世界中文大會、第十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等10余場國際性會議中介紹經驗,不斷提升“黎明方案”國際聲譽。首創的“海絲學院”辦學模式成為國際交流品牌,得到中國駐印尼大使館、印尼教育部充分認可,寫入福建省“十四五”教育發展專項規劃,列入福建省推動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被《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譽為“北有魯班工坊、南有海絲學院”。學校獲評福建省海外華文教育基地、福建省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入選教育部“中國—東盟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院校”、全國質量年報國際交流典型學校,榮膺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品牌項目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