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全國高職院校(II類)排行榜最新排名第11位,位列浙江省內高職院校排名第12名,為中國頂尖高職院校。
國內排在金華職業技術學院之前的高校是:日照職業技術學院(II類全國第10名),排在之后的是:濰坊職業學院(II類全國第12名);在浙江省內位居金華職業技術學院之前的高校是:寧波職業技術學院(II類省內第11名),排在之后的是:杭州職業技術學院(II類省內第13名)。
2024年“校友會”、“金平果”、“軟科”、“快志愿”等多家國內外高等教育評價機構發布了最新國內高職院校排行榜。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屬于什么檔次,在全國排名第幾名?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各大機構公布的大學排名詳細數據,歡迎參考!
1.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全國排名一覽表(校友會版)
按校友會中國高職院校排行榜看,金華職業技術學院2024年全國高職院校排名(II類)第11位。
年份 | 全國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層次 |
---|---|---|---|---|
2024 | 11(II類)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 | 中國頂尖高職院校 |
2023 | 11(II類)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 | 中國頂尖高職院校 |
2022 | 7(II類)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 | 中國頂尖高職院校 |
查看更多數據請進入: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注:以上參考的為校友會排名數據,校友會將中國高職院校按照優勢學科進行了分類,Ⅰ類院校為以工學門類學科專業為優勢的高職院校,Ⅱ類院校為以理學及人文社科門類學科專業為優勢的高職院校,Ⅲ類院校為以藝術、體育、經濟、管理、農學、教育學、醫學等門類學科專業為優勢的高職院校。
2.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全國排名一覽表(金平果版)
按金平果公布的中國高職院校排行榜數據看,金華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全國排名第6位。
年份 | 全國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4 | 6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 | 綜合 |
2023 | 6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 | 綜合 |
2022 | 5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 | 綜合 |
2021 | 2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 | 綜合 |
查看更多數據請進入: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在浙江省內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排名僅次于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排名第12位。
省內排名 | 院校名稱 | 層次 | 所在地 |
---|---|---|---|
11 |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 中國頂尖高職院校 | 浙江 |
12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 中國頂尖高職院校 | 浙江 |
13 |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 | 中國一流高職院校 | 浙江 |
查看更多數據請進入: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創辦于1994年,1998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是教育部批設的首批28所高職院校之一,整合了金華師范學校、義烏師范學校、金華衛生學校、金華農業學校、金華供銷學校、浙江農機化學校等6所國家省部級重點中專的傳統和資源,辦學可追溯到1907年創辦的金華府官立初級師范學堂,具有百余年的辦學歷史。學校立足職業教育、不斷傳承創新,先后被列為國家示范校、國家優質校、浙江省重點校和國家“雙高”校A檔建設單位(全國僅10所),在省內率先通過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優秀評估,獲評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入圍全國高職“服務貢獻、國際影響力、教學資源、育人成效、實習管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七個“50強”,入選國家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入圍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典型學校、學生發展指數優秀院校、資源建設優勢學校、教師發展指數優秀院校”等全部四大榜單。
學校先后與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阿克蘇教育學院、柴達木職業技術學院、西昌民族幼專等20余所院校開展東西部對口協作交流,每年接待來??疾旖涣餍值茉盒?00余所。學校與39個國家和地區的百余所高校、教育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并成功入選WFCP世界職業教育院校聯盟;先后招收60多個國家的1000多名留學生;成立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懷卡托國際學院(招生專業6個),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4個。主動承擔盧旺達政府委托培養學歷留學生85人,并于2017年在盧旺達設立“金職院盧旺達穆桑澤國際學院”,電氣自動化技術和電子商務兩項專業教學標準通過盧旺達高等教育委員會(HEC)認證,納入盧旺達教育資格框架體系(REQF),入選“未來非洲-中非職教合作計劃”國家項目,成為全國首批“走出去”辦學試點院校,不斷推動職教理念和教學模式走進非洲。學校教育國際化水平連續三年蟬聯浙江省高職高專院校第一。
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將繼續堅持區域服務型高職的發展定位,高質量完成國家“雙高”建設、高標準創建本科層次職業學校、高水平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持續領跑高職教育,為省市兩級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建設提供強力支撐,以高水平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努力成為展示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窗口”,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貢獻中國標準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