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東醫科大學全國最新排名第353位,位列廣東省內大學排名第27名,為區域高水平大學。
國內排在廣東醫科大學之前的高校是:星海音樂學院(全國第353名),排在之后的是:右江民族醫學院(全國第353名);在廣東省內位居廣東醫科大學之前的是:星海音樂學院(省內第26名),排在之后的是:韶關學院(省內第27名)。
2025年“軟科”、“校友會”、“武書連”、“Qs”、“U.S.News”等多家國內外高等教育評價機構發布了最新國內高校排行榜。廣東醫科大學屬于什么檔次,在全國排名第幾名?以下為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整理的各大機構公布的詳細數據,歡迎參考!
1. 廣東醫科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校友會版)
按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大學排行榜公布的數據看,廣東醫科大學2025年全國排名第353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5 | 353 | 廣東醫科大學 | 廣東 湛江市 | 醫藥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024 | 351 | 廣東醫科大學 | 廣東 湛江市 | 醫藥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023 | 335 | 廣東醫科大學 | 廣東 湛江市 | 醫藥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 廣東醫科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軟科版)
按軟科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廣東醫科大學2024年全國排名第312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4 | 312 | 廣東醫科大學 | 廣東 湛江市 | 醫藥 |
2023 | 316 | 廣東醫科大學 | 廣東 湛江市 | 醫藥 |
2022 | 322 | 廣東醫科大學 | 廣東 湛江市 | 醫藥 |
3. 廣東醫科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US.N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廣東醫科大學2023年全國排名第258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3 | 258 | 廣東醫科大學 | 廣東 湛江市 | 醫藥 |
2022 | 242 | 廣東醫科大學 | 廣東 湛江市 | 醫藥 |
廣東醫科大學在廣東省內高校排名僅次于星海音樂學院,排名第27位。
省內排名 | 院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所在地 | 性質 | 全國排名 |
---|---|---|---|---|---|
24 | 惠州學院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惠州市 | 公辦 | 353 |
25 | 五邑大學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江門市 | 公辦 | 353 |
26 | 星海音樂學院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廣州市 | 公辦 | 353 |
27 | 廣東醫科大學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湛江市 | 公辦 | 353 |
28 | 韶關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韶關市 | 公辦 | 363 |
29 | 廣東金融學院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廣州市 | 公辦 | 379 |
30 | 廣州體育學院 | 區域一流大學 | 廣州市 | 公辦 | 389 |
注:省內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會2025中國大學排名榜 |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省政府 |
創建時間 | 1958年 | 博士點數量 | 1 |
碩士點數量 | 6 | 學校類型 | 公辦 |
所在城市 | 廣東 湛江市 | 辦學層次 | 省重點 |
廣東醫科大學的前身是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創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為五年制醫學本科院校并更名為湛江醫學院,1992年易名為廣東醫學院,2016年更名為廣東醫科大學。1960年被評為全國文教戰線先進單位,1978年有2項科研成果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勵,1986年獲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并列為廣東省屬重點建設大學,1991年獲廣東省辦學水平評估一等獎,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優秀”,2013年獲批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5年5月學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19年進入高等教育研究機構世界大學排名中心(簡稱CWUR)和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榜單,2021年進入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重點學科建設高校行列,2023年獲批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學校擁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建有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9個,專門建立了1萬多平方米、設備齊全的臨床技能培訓中心?,F有直屬附屬醫院6所,其中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是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首批9家醫院之一,國家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機構、國家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基地、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擁有國家藥物/醫療器械臨床試驗備案專業24個)、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含包括全科醫學科在內的25個二、三級學科的規培資質認定)。有非直屬附屬醫院7所,非直屬臨床醫學院13所,合作教學機構遍布我省各地,形成了良好的校院、校企協同育人機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