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遼寧科技大學全國最新排名第247位,位列遼寧省內大學排名第21名,為區域一流大學。
國內排在遼寧科技大學之前的高校是:南寧師范大學(全國第245名),排在之后的是:西安工程大學(全國第247名);在遼寧省內位居遼寧科技大學之前的是:遼寧中醫藥大學(省內第20名),排在之后的是:大連海洋大學(省內第21名)。
2025年“軟科”、“校友會”、“武書連”、“Qs”、“U.S.News”等多家國內外高等教育評價機構發布了最新國內高校排行榜。遼寧科技大學屬于什么檔次,在全國排名第幾名?以下為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整理的各大機構公布的詳細數據,歡迎參考!
1. 遼寧科技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校友會版)
按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大學排行榜公布的數據看,遼寧科技大學2025年全國排名第24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5 | 247 | 遼寧科技大學 | 遼寧 鞍山市 | 理工 | 區域一流大學 |
2024 | 251 | 遼寧科技大學 | 遼寧 鞍山市 | 理工 | 區域一流大學 |
2023 | 269 | 遼寧科技大學 | 遼寧 鞍山市 | 理工 | 區域一流大學 |
2. 遼寧科技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軟科版)
按軟科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遼寧科技大學2024年全國排名第28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4 | 285 | 遼寧科技大學 | 遼寧 鞍山市 | 理工 |
2023 | 318 | 遼寧科技大學 | 遼寧 鞍山市 | 理工 |
2022 | 296 | 遼寧科技大學 | 遼寧 鞍山市 | 理工 |
3. 遼寧科技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US.N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遼寧科技大學2023年全國排名第303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
2023 | 303 | 遼寧科技大學 | 遼寧 鞍山市 | 理工 |
遼寧科技大學在遼寧省內高校排名僅次于遼寧中醫藥大學,排名第21位。
省內排名 | 院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所在地 | 性質 | 全國排名 |
---|---|---|---|---|---|
18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沈陽市 | 公辦 | 218 |
19 | 大連交通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大連市 | 公辦 | 238 |
20 | 遼寧中醫藥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沈陽市 | 公辦 | 245 |
21 | 遼寧科技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鞍山市 | 公辦 | 247 |
22 | 大連海洋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大連市 | 公辦 | 259 |
23 | 錦州醫科大學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錦州市 | 公辦 | 259 |
24 | 大連民族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大連市 | 公辦 | 261 |
注:省內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會2025中國大學排名榜 |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省政府 |
創建時間 | 1948年 | 博士點數量 | 3 |
碩士點數量 | 12 | 學校類型 | 公辦 |
所在城市 | 遼寧 鞍山市 | 辦學層次 | 省屬、保研、研究生院 |
遼寧科技大學是省屬本科高校,始建于1948年,時為鞍山新華中學??撇浚?949年組建鞍山工業專門學校,1950年改為東北工學院鞍山分院,1958年升格為本科層次的鞍山鋼鐵學院,1998年由冶金工業部劃轉為遼寧省政府,實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遼寧省管理為主的體制。經教育部批準,2002年更名為鞍山科技大學,2006年更名為遼寧科技大學。
學校教學成果不斷涌現。先后獲批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學校、遼寧省轉型發展試點學校和遼寧省轉型發展示范學校。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教學成果獎104項(本科84項,研究生11項,職業教育類9項)。學校現有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等12個,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專業、省重點支持專業、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等4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6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等179門。獲批國家發改委產教融合工程項目1項、教育部新工科項目1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361項、省新工科項目2項、省級新文科項目2項、省級產業學院6個、省級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5個;獲批遼寧省首批“興遼未來工匠”培育基地;國家、省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7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0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等12個。獲評國家、省級規劃教材14部,省級優秀教材、精品教材16部,冶金優秀教材28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