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審計大學是一所研究生院、省部共建大學,學校辦學實力強,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共開設16個學院,67個本科專業,那么南京審計大學王牌專業有哪些,排名怎么樣?學什么專業好?
1、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審計學、財政學。
2、江蘇省級特色專業7個:財政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工商管理、審計學、金融學。
3、省重點、培育專業專業5個:金融學類、財政學類、工商管理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審計學。
4、學科評估(第四輪):B(工商管理)、C(應用經濟學)、C-(理論經濟學)。
這些都是南京審計大學優勢特色專業,是本校排名最好的專業,也是志愿填報熱門選擇的專業,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前景都不錯!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南京審計大學專業排名榜,歡迎參考!
南京審計大學王牌專業排名(研究型):審計學(全國第1名)、信用管理(全國第1名)、投資學(全國第2名)、經濟統計學(全國第7名)、勞動與社會保障(全國第16名)、財務管理(全國第17名)、財政學(全國第21名)、行政管理(全國第33名)、金融學(全國第39名)、會計學(全國第43名)。
專業檔次 |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A++ | 1 | 審計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 | 信用管理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 | 投資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7 | 經濟統計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6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7 | 財務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1 | 財政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3 | 行政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9 | 金融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3 | 會計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3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5 | 電子商務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6 | 物流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9 | 法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60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73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83 | 經濟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00 | 工商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5 | 金融數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96 | 統計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1.審計學
審計學是一門專門研究審計理論和方法,探索審計發展規律,對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監督的社會學科。審計學是在審計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經過實踐檢驗和證明了的,是客觀事物本質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審計理論必須用來指導審計實踐,否則就成為脫離實際的理論。
2.財政學
財政學是以研究國家為主體的財政分配關系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二級經濟學科,是經濟學學科重要的組成部分。財政學研究政府如何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籌集、使用和管理資金。內容包括財政理論、財政制度和財政管理方法。財政學可按財政分配主體分為:以國家財政為研究對象的財政學,以及對各個國家財政制度進行比較研究的比較財政制度學。
3.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IMIS)是集信息技術與管理科學于一體、實踐性和創新性很強的交叉學科。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從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的復合型人才。其簡稱信息管理學或管理信息學,屬于管理科學與工程范疇。
4.國際經濟與貿易
國際經濟與貿易(簡稱“國貿”)是研究國際貿易發生的原因、國際貿易政策、國際貿易實務、跨國投資以及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關系的一門學科。國貿是屬于經濟學門類中經濟與貿易專業類的一個專業。
5.會計學
會計學(Accounting)是以研究財務活動和成本資料的收集、分類、綜合、分析和解釋的基礎上形成協助決策的信息系統,以有效地管理經濟的一門應用學科,可以說它是社會學科的組成部分,也是一門重要的管理學科。會計學的研究對象是資金的運動。
南京審計大學是我國唯一一所以“審計”命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為我國審計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因審而立、為審而存、依審而興、靠審而強。學校創建于1983年,1987年更名為南京審計學院,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并入,2011年成為教育部、財政部、審計署與江蘇省人民政府“三部一省”共建高校,2013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5年經教育部批準更為現名, 2021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需加強建設),2022年通過核查正式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同年入選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B類建設高校。
學校設有政府審計學院、會計學院等21個學院(教學部),國家審計研究院、審計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經濟與金融研究院等6個特色研究院;設立潤園、澤園、澄園、沁園書院,實行書院和學院“雙院制”育人模式。學校設有本科專業44個,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8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1個,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項,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專業(類)5個,江蘇高校品牌專業3個,江蘇省特色專業5個,省級產教融合型品牌專業建設點5個;建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4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虛擬教研室1個;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8個、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1個,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5個。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2年,被評為首批“江蘇省教學工作先進高校”;2017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建校以來,累計培養近8萬名全日制畢業生,近半數從事審計及經濟監督工作。根據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發布的歷年《江蘇省本科畢業就業情況調查報告》和《江蘇省用人單位招聘情況調查報告》顯示,學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指數名列前茅;畢業生對母校的總體滿意度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逐年攀升,穩定在90%以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