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藥科大學是一所省重點、保研、研究生院大學,學校辦學實力強,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共開設8個學院,27個本科專業,那么沈陽藥科大學王牌專業有哪些,排名怎么樣?學什么專業好?
1、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藥學、制藥工程、藥物制劑、中藥學、生物工程。
2、遼寧省級特色專業2個:應用化學、市場營銷。
3、省重點、培育專業專業2個:中藥學、生物工程。
4、學科評估(第四輪):A(藥學)、B(中藥學)。
這些都是沈陽藥科大學優勢特色專業,是本校排名最好的專業,也是志愿填報熱門選擇的專業,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前景都不錯!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沈陽藥科大學專業排名榜,歡迎參考!
沈陽藥科大學王牌專業排名(研究型):制藥工程(全國第2名)、藥學(全國第5名)、中藥學(全國第9名)、約物分析(全國第1名)、藥物化學(全國第2名)、藥事管理(全國第2名)、中藥制藥(全國第3名)、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全國第3名)、藥物制劑(全國第4名)、生物制藥(全國第5名)。
專業檔次 |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A++ | 2 | 制藥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5 | 藥學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9 | 中藥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 | 約物分析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2 | 藥物化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2 | 藥事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3 | 中藥制藥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3 |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4 | 藥物制劑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5 | 生物制藥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6 | 臨床藥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1 | 生物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4 | 藥物分析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0 | 中藥資源與開發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55 | 生物醫學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61 | 環境科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12 | 應用化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80 | 工商管理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1.藥學
藥學專業(Pharmacy)是培養具備藥學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能在藥品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和研究與開發領域從事鑒定、藥物設計、一般藥物制劑及臨床合理用藥等方面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的學科。
2.制藥工程
制藥工程是一門工程技術科學,主要解決藥品生產過程中的工程技術問題及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問題,該專業在原精細化工專業基礎上,側重于化學制藥工程,探索藥物制備的基本原理以及實現工業生產的工程技術,包括新工藝、新設備、GMP改造等方面研究、開發、放大、設計、質量控制及優化等。制藥工程是一個化學、藥學(中藥學)和工程學交叉的工科類專業,以培養從事藥品制造,新工藝、新設備、新品種的開發、放大和設計人才為目標。
3.藥物制劑
所謂藥物制劑,從狹義上來講,就是藥物的劑型,如針劑、片劑、膏劑、湯劑等等,從廣義上來講是藥物制劑學,是一門學科。
4.中藥學
中藥學是研究中藥的基本理論和臨床應用的學科,是中醫藥各專業的基礎學科之一。內容包括中藥、中藥學的概念,中藥的起源和發展;中藥的產地與采集,藥材的概念,以及在保證藥效的前提下,如何發展道地藥材;中藥炮制的概念、目的與方法;中藥藥性的概念、中藥治病的機理,中藥配伍的目的、原則及藥物“七情”的概念、中藥配合應用規律;用藥禁忌的概念及主要內容;用藥劑量與用法,劑量與療效的關系,確定劑量的依據及中藥煎服法等內容。
5.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是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興起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應用學科,90年代誕生了基于系統論的生物工程,即系統生物工程的概念。一般認為是以生物學的理論和技術為基礎,結合化工、機械、電子計算機等現代工程技術,充分運用分子生物學的最新成就,自覺地操縱遺傳物質,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內創造出具有超 遠緣性狀的新物種,再通過合適的生物反應器對這類“工程菌”或“工程細胞株”進行大規模的培養,以生產大量有用代謝產物或發揮它們獨特生理功能一門新興技術。
學校總占地面積約134.3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66.41萬平方米。其中校本部(沈陽市沈河區)校區占地面積約12.3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4.68萬平方米;鐵西校區(沈陽市鐵西區)占地面積1.6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68萬平方米;南校區(本溪市溪湖區)占地面積120.3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50.05萬平方米。
學校瞄準大健康產業發展需求,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在創新藥物設計與發現、智能藥物遞送系統開發、藥物篩選和活性評價、藥物分析新技術與新方法、中藥資源開發與利用、藥品監管科學研究等領域取得長足進步,粉體學、前藥自組裝納米制劑、淋巴遞送和示蹤劑、國際化藥品質量標準研究、腦科學和藥物遺傳學研究、毒理代謝、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等多領域處于國際領先技術水平,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技術發明獎三等獎1項;獲得新藥證書137個,其中一類新藥證書10個。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累計與企事業單位簽訂技術合同4900余項,合同額18.3億元,其中合同額超億元重大成果6項,幫助醫藥行業增加產值數百億元。學校聯合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制藥企業,共同構建沈陽藥科大學科技園、遼寧省生物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遼寧省高等學校現代制藥產業技術研究院和遼寧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等產學研合作平臺,實現科技成果與創新人才的有效供給。牽頭成立國家創新藥物產學研戰略聯盟、遼寧省現代制藥產業校企聯盟,成員單位超過100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