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一所211、雙一流、國家重點、保研、研究生院、兩電一郵、省部共建、101計劃大學,學校辦學實力強,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共開設16個學院,59個本科專業,那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王牌專業有哪些,排名怎么樣?學什么專業好?
1、國家級特色專業15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微電子學、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網絡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封裝技術、電波傳播與天線、電子科學與技術。
2、陜西省級特色專業4個:信息對抗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
3、學科評估(第四輪):A+(電子科學與技術)、A(信息與通信工程)、A-(計算機科學與技術)、B+(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B(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B-(管理科學與工程)、C+(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4、雙一流建設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這些都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優勢特色專業,是本校排名最好的專業,也是志愿填報熱門選擇的專業,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前景都不錯!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專業排名榜,歡迎參考!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王牌專業排名(研究型):通信工程(全國第1名)、網絡工程(全國第1名)、人工智能(全國第2名)、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全國第2名)、軟件工程(全國第6名)、電波傳播與天線(全國第1名)、電子封裝技術(全國第1名)、網絡空間安全(全國第1名)、導航工程(全國第2名)、智能科學與技術(全國第2名)。
專業檔次 |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A++ | 1 | 通信工程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1 | 網絡工程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2 | 人工智能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2 |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6 | 軟件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1 | 電波傳播與天線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 | 電子封裝技術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 | 網絡空間安全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 | 導航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 | 智能科學與技術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3 | 信息對抗技術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3 |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5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5 | 信息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6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7 | 信息安全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8 | 電子信息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0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5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7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 |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3 |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4 | 空間科學與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6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2 |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7 | 電子商務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1 | 生物醫學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2 | 應用物理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3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3 | 物聯網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5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6 | 工商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8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8 | 工業設計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1 | 自動化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51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56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68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73 | 思想政治教育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88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93 | 金融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36 | 英語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20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40 | 哲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54 | 工業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84 | 統計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93 | 工程管理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97 | 人力資源管理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11 | 行政管理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12 | 應用化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22 | 生物技術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1.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也作電信工程,舊稱遠距離通信工程、弱電工程)是電子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電子信息類子專業,同時也是其中一個基礎學科。該學科關注的是通信過程中的信息傳輸和信號處理的原理和應用。本專業學習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制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該學科是信息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并極具活力的一個領域,尤其是數字移動通信、光纖通信、Internet網絡通信使人們在傳遞信息和獲得信息方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極廣闊的發展前景,也是人才嚴重短缺的專業之一。
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國家一級學科,下設信息安全、軟件工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專業。 主修大數據技術導論、數據采集與處理實踐(Python)、Web前/后端開發、統計與數據分析、機器學習、高級數據庫系統、數據可視化、云計算技術、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媒體大數據案例分析、網絡空間安全、計算機網絡、數據結構、軟件工程、操作系統等課程,以及大數據方向系列實驗,并完成程序設計、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數據可視化、大數據綜合應用實踐、專業實訓和畢業設計等多種實踐環節。
3.軟件工程
軟件工程是一門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構建和維護有效的、實用的和高質量的軟件的學科。它涉及程序設計語言、數據庫、軟件開發工具、系統平臺、標準、設計模式等方面。在現代社會中,軟件應用于多個方面。典型的軟件有電子郵件、嵌入式系統、人機界面、辦公套件、操作系統、編譯器、數據庫、游戲等。同時,各個行業幾乎都有計算機軟件的應用,如工業、農業、銀行、航空、政府部門等。這些應用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 。
4.智能科學與技術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是智能科學系在2003年提出成立的,智能科學系的前身是北京大學信息科學中心,由北京大學數學系、計算機系、電子學系等10個系(所)于1985年成立,主要從事機器感知、智能機器人、智能信息處理和機器學習等交叉學科的研究和教學。智能科學與技術是面向前沿高新技術的基礎性本科專業,覆蓋面很廣。專業涉及機器人技術,以新一代網絡計算為基礎的智能系統,微機電系統(MEMS),與國民經濟、工業生產及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智能技術與系統,新一代的人-機系統技術等。
5.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是一門應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進行電子信息控制和信息處理的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電子信息工程已經涵蓋了社會的諸多方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集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于一體的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主要是學習基本電路知識,并掌握用計算機等處理信息的方法。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深入,各行業大都需要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學生畢業后可以從事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設計、應用開發以及技術管理等。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以電子與信息學科為特色,工、理、管、文、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教育部。目前有南、北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3945.8畝,校舍建筑面積154.03萬平方米。
學校堅持“四個面向”,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基礎前沿和核心關鍵技術匯聚,致力打造支撐國家電子與信息領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體系。學校歷史上曾創造了我國電子與信息領域多項第一,包括第一部氣象雷達、第一套流星余跡通訊系統、第一臺可編程雷達信號處理機、第一臺毫米波通訊機,以及多套新體制雷達。現建有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3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67個省部級科技創新基地,以及70個校企聯合實驗室。近年來,在通信、雷達、微波天線、電子對抗、計算機、電子機械、微電子、網絡安全、人工智能、工業軟件、空間技術等國家急需領域形成明顯科研優勢,牽頭承擔了一批重大重點項目,產出一大批標志性成果,廣泛應用于北斗、天眼、嫦娥、天問、天和、羲和、奮斗者號等國家重大工程。2016年以來,共獲國家科技獎16項(其中牽頭10項,包括一等獎1項)、陜西最高科學技術獎2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