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理工大學通信工程專業怎么樣好不好,全國排名多少?
陜西理工大學通信工程專業(研究型)被校友會評為B+等級,全國排名第141位,實力僅次于西安石油大學。
以下為新高考網根據校友會發布的2024年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榜整理的陜西理工大學通信工程專業的具體排名情況,歡迎參考!
在2024年校友會發布的中國大學通信工程專業排名(研究型)中,共有201所大學上榜。其中,陜西理工大學通信工程專業位列全國第141名,僅排在西安石油大學和西安工程大學之后。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檔次(研究型) | 省份 |
---|---|---|---|---|
141 | 通信工程 | 太原科技大學 | B+(3★) | 山西 |
141 | 通信工程 | 長安大學 | B+(3★) | 陜西 |
141 | 通信工程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B+(3★) | 陜西 |
141 | 通信工程 | 西安工程大學 | B+(3★) | 陜西 |
141 | 通信工程 | 西安石油大學 | B+(3★) | 陜西 |
141 | 通信工程 | 陜西理工大學 | B+(3★) | 陜西 |
141 | 通信工程 | 上海理工大學 | B+(3★) | 上海 |
141 | 通信工程 | 上海師范大學 | B+(3★) | 上海 |
141 | 通信工程 | 上海海事大學 | B+(3★) | 上海 |
141 | 通信工程 | 上海電力大學 | B+(3★) | 上海 |
141 | 通信工程 | 四川師范大學 | B+(3★) | 四川 |
在陜西省,共有11所高校的通信工程專業躋身校友會專業排名(研究型)榜單,陜西理工大學的通信工程專業位列陜西省內第11名。
省內排名 |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檔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國排名 |
---|---|---|---|---|---|
1 | 通信工程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A++(7★) | 西安市 | 1 |
2 | 通信工程 | 西北工業大學 | A+(5★) | 西安市 | 5 |
3 | 通信工程 | 西安郵電大學 | A+(5★) | 西安市 | 5 |
4 | 通信工程 | 西安理工大學 | B++(4★) | 西安市 | 45 |
5 | 通信工程 | 西安科技大學 | B++(4★) | 西安市 | 45 |
6 | 通信工程 | 西安工業大學 | B++(4★) | 西安市 | 69 |
7 | 通信工程 | 長安大學 | B+(3★) | 西安市 | 141 |
8 | 通信工程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B+(3★) | 西安市 | 141 |
9 | 通信工程 | 西安工程大學 | B+(3★) | 西安市 | 141 |
10 | 通信工程 | 西安石油大學 | B+(3★) | 西安市 | 141 |
11 | 通信工程 | 陜西理工大學 | B+(3★) | 漢中市 | 141 |
在最新的校友會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榜中,陜西理工大學共有26個專業上榜。其中,陜西理工大學的通信工程專業獲得了B+級評價,檔次為中國區域一流專業,與此實力水平和就業率相近的專業有思想政治教育、經濟學、自動化、土木工程等,詳見如下。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檔次(研究型)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陜西理工大學 | B+(3★) |
建筑學 | 陜西理工大學 | B+(3★) |
化學 | 陜西理工大學 | B+(3★) |
思想政治教育 | 陜西理工大學 | B+(3★) |
經濟學 | 陜西理工大學 | B+(3★) |
通信工程 | 陜西理工大學 | B+(3★) |
自動化 | 陜西理工大學 | B+(3★) |
土木工程 | 陜西理工大學 | B+(3★) |
法學 | 陜西理工大學 | B+(3★) |
陜西理工大學的通信工程專業類別為電子信息類,隸屬于陜西理工大學物理與電信工程學院。2024年陜西理工大學通信工程專業在全國共招生86人,學費為6000元/年。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通信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系統掌握現代通信技術,能在信息通信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設備制造、網絡運營、技術管理的高級應用型工程科技人才。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接口技術、電磁場與電磁波、單片機原理及應用、信號與線性系統、數字信號處理、微波技術與天線、通信原理、現代交換原理、移動通信、光纖通信、DSP技術及應用、嵌入式系統設計、計算機通信網等。 修業年限及授予學位:四年,修滿學分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到通信公司、通信電子設備企業、廣播局電視臺等單位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本專業學生獲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飛思卡爾”智能汽車大賽、智能機器人大賽、“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和機械創新大賽中獲全國一等獎4項,全國二等獎20項,三等獎26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