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學院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肇慶學院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肇慶學院是在原西江大學和原肇慶教育學院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原西江大學的前身是肇慶地區師范學校,由廣東教育行政學院于1970年下放到肇慶地區新興縣辦學而得名。1977年,經國務院批準改名為肇慶師范專科學校,1979年,遷至現址辦學
口碑2:
優點:學校管理比較好,供學生選擇的通識和選修課的方向很多,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學校的綠化很多,運動場地比較充足。缺點:學校太大,田徑場和住宿區相隔較遠,羽毛球場不夠。體育館等較大的場所可能是因為年代較遠而通風不是很好。
口碑3:
肇慶學院在肇慶的市區,離鼎湖山,七星巖很近,給人感覺環境好,人文氣息濃重,學校建有四大書院,風景秀麗的翰墨池,藝術大樓和陳熹音樂廳,音樂教學樓,,四大飯堂,設施完善,建筑優美,風景旖旎,有知名的紫荊校道,學術氛圍也不錯,很適合在這里學習。
口碑4:
我們學校位于肇慶市端州區,是一所二本學校,學校的環境還有飯堂都是很不錯的。學校的師資力量對我來說,是越來越好,目前引進了許多臺灣老師,他們的思維很活躍,對我來說,挺好的
口碑5:
學校的軟硬件條件比較好,資源比較豐富,有比較好的老師還有同學一起互相努力學習,一起加油,圖書館比較小我覺得,但也有比較豐富的書籍,還有很多的體育設備和場所,擁有全肇慶最好的音樂廳,音樂還有美術的藝術生在肇慶也是比較有名,而且學校處處充滿運動氣息,活力四射,學費比較大眾化,同學學習認真,每天都有大量的學生到圖書館晚自習,食堂有四家,飯菜比較便宜,都能夠接受,最好吃我覺得就是4飯。
口碑6:
初到肇慶學院?的時候,當大家都抱怨食堂伙食不好吃的時候,我卻是吃的有滋有味,真的,感覺到我們學校的伙食還真的對我的胃口呢,只可惜,這樣的日子太短了。還有肇慶的生活很舒服,輕松自在?沒有大城市那種紛紛擾擾?晚上在綠道上散步真的覺得這才是人生啊
口碑7:
學校總體不錯,學風還行。住宿方面能住進公寓宿舍不錯,住進普通宿舍就相對差些,但一年后可調。吃的方面學校有4個食堂,還算不錯。學校是藝術和外語那邊的專業比較厲害。
口碑8:
學校比較大,有悠遠的歷史,由西江大學改名為肇慶學院,但是每屆校領導的辦學理念不一樣,感覺制度總是在變化
口碑9:
環境是不錯,很好,但師資就不太佳;優點是專業比較全面,但就沒有很深刻地學術氛圍;部分老師還是挺不錯。
口碑10:
環境很不錯?畢竟依山傍水飯堂說實話很一般?沒啥好吃的宿舍隨機分配?有好有不好?但是相應的住宿費也能便宜不了(最低500一年)交通湊合?滴滴到市區20多單程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肇慶學院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肇慶學院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肇慶學院全國排名第456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417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562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515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肇慶學院 | 校友會 | 456 | 廣東 肇慶市 | 綜合 | 區域知名大學 |
肇慶學院 | 軟科 | 417 | 廣東 肇慶市 | 綜合 | 區域知名大學 |
肇慶學院 | 武書連 | 562 | 廣東 肇慶市 | 綜合 | 區域知名大學 |
肇慶學院 | 錄取難易度 | 515 | 廣東 肇慶市 | 綜合 | 區域知名大學 |
肇慶學院簡介:
肇慶學院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辦、省教育廳主管的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公辦全日制本科高校,位于廣東省珠三角城市肇慶(距廣州90公里)。學校坐落于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中,與星湖山水相互呼應,盡顯優美秀麗,堪稱讀書治學之佳境。學校創建于1970年。2000年3月,西江大學、肇慶教育學院合并組建為本科肇慶學院。辦學五十多年來,肇慶學院不忘初心,砥礪奮進,譜寫了一篇中國地方大學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華章,培養了近23萬名各類優秀人才,為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持續加強學科專業建設,推動高等教育優質內涵發展。學校擁有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具有教育、電子信息、設計三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設有21個二級學院,面向23個省區及港澳臺地區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6萬人,碩士研究生73人。大力推進省市共建學科建設和“沖補強”提升計劃,設有省特色重點學科2個、省優勢重點學科1個、省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重點扶持學科1個,“沖補強”提升計劃重點建設學科3個、省市共建重點學科3個,市重點學科3個,機械工程學科為珠江學者設崗學科。學校按照“做強新工科、做優新師范、做特新藝術、提升新文科、發展新農科”的學科發展思路深入推進“五新建設”,有60個本科專業招生,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重點特色專業13個,省級以上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8個,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專業6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2個,通過IEET工程教育專業認證5個,漢語言文學專業和化學專業通過第二級師范類專業認證。
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打造教師教育“肇慶模式”和創新創業教育品牌。學校具有較強的教學力量和較高的教學水平,教學管理嚴格規范,教授、博士在教學第一線為學生上課;學校大力提倡并鼓勵本科生考研,取得顯著成績。學校設立教師教育改革創新試驗區,并獲批創建國家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立項。2019年2月,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特邀我校參加,介紹在振興廣東教師教育、推進“新師范”建設的經驗和亮點。2020年9月,教育部網站發布了我校作為地方教師教育類高校,勇做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主力軍的文章。2020年11月,我校鄉村教師教育經驗做法被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稱之為“肇慶模式”。2024年,我校成為廣東省義務教育階段“三所學校”質量提升工程的牽頭高校。實踐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現有1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7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580多個產學研合作基地,690多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學校高度重視就業創業工作,新華社、《光明日報》等先后采訪報道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經驗,學校先后獲評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廣東省高校就業創業工作集體典型經驗獎等榮譽和獎項,學校就業指導課獲評廣東省高校就業創業金課和廣東省示范課程,“啟航職業咨詢工作室”被廣東省教育廳評為“高校職業生涯特色工作室”,“地方本科院校‘531’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獲評第九屆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