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理工大學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蘭州理工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1??辦學歷史長。2?口碑好,負面消息少些。3?有一定的知名度。4??最好獲得過省市榮譽獎勵。-----你如果親自去看銀杏林。2??課堂紀律(在教室外可以看到)。3??食堂紀律和飯菜質量不錯
口碑2:
很棒哦!有很多愛學習的同學,和做生意的同學,肯定是很有意思。學校的資源相當的多,重點實驗室和各種儀器,適合愛學習的你,并且有一流學科建設,大四可以考選調生,就業也相當不錯,好工作很多了,保研都是名校,歡迎未來的工程師報考
口碑3:
學校歷史還是有的,師資力量也行,但本部和西區基礎設施上有差距,也就是說學校沒啥錢。另外地理位置不好,交通不便,與市中心交流困難,周邊可用資源幾乎沒有!周邊環境真是就這樣了,根本沒有去學校周圍的欲望。
口碑4:
學校老師很好,上課的老師都非常負責。但是學校的硬件設施比較差。由于地處西北,生源不是很好。學校的學習氛圍不錯。大部分孩子來自于西北。同學之間的相處也非常的簡單。
口碑5:
甘肅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是國家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備軍官選拔培養基地、“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口碑6:
學校挺好,關鍵專業要選好,就業率很高,而且學校有幾個很強勢的專業,環境也可以,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學、電工與電子技術、熱加工工藝基礎、自動化基礎、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3.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4.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需的專業知識,了解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5.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口碑7:
優點碩士培養像博士畢業要求高老師搞項目呢食堂口味重?飯菜分量組?生活環境一般,宿舍不怎么好,老式樓層。沒有獨立衛生間,洗澡還得按時間,實驗設施一般,很多學校做不了
口碑8:
學校的特色專業是焊接和材料類專業?食堂一般?交通還算可以?不過比較堵車?學習氛圍不是很好?也都是靠自己想不想學習?宿舍上下鋪?沒有獨衛?環境很一般?師資力量還是不錯的?不過具體還是要看學的是什么專業?有沒有大牛
口碑9:
學校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不錯,很有個人創造思想。學校的學習氛圍一般,基本是隨意的。學習食堂很具有特色,最喜歡吃的就是牛肉面。學習生活環境很舒適,學習環境倒是一般,配套設施比較陳舊。焊接專業。土木專業。學費很理性;便宜。
口碑10:
學校的學習氛圍還是可以的,本專業來說,每年的考研學生大約有20個左右。校園的綠化不錯,比較喜歡學校的花、草。學校食堂現在比以前做了很大改變,裝修改變了很多,菜的種類也增加了,另外有北村一條街,那里有民族餐廳。個人喜歡學校的頂牛牛肉面。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蘭州理工大學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蘭州理工大學全國排名第157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186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223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296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蘭州理工大學 | 校友會 | 157 | 甘肅 蘭州市 | 理工 | 中國知名大學,區域一流大學 |
蘭州理工大學 | 軟科 | 186 | 甘肅 蘭州市 | 理工 | 中國知名大學,區域一流大學 |
蘭州理工大學 | 武書連 | 223 | 甘肅 蘭州市 | 理工 | 中國知名大學,區域一流大學 |
蘭州理工大學 | 錄取難易度 | 296 | 甘肅 蘭州市 | 理工 | 中國知名大學,區域一流大學 |
蘭州理工大學簡介:
蘭州理工大學坐落于甘肅省省會蘭州市,是甘肅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甘肅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大學生創新型實驗計劃、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入選高校,國家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有教職工2532人,其中專任教師1620人,博士學歷教師896人,高級以上職稱教師1160人,博士研究生導師208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007人。有雙聘院士3人,有“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特支計劃”教學名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人。柔性引進“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等國家高層次人才4人,聘請120余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客座教授。入選甘肅省領軍人才47人、“飛天學者”及“青年學者”等42人,省級教學名師20人。有中國焊接終身成就獎、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師德標兵等國家級榮譽稱號12個,有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70余人。
學校現有“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2個、“省部共建有色金屬先進加工與再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北低碳城鎮支撐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國家級科研基地6個、教育部科研基地7個,有首批國家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有經工信部批準的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近五年來,承擔國家級科技項目473項,累計實現科研進款8.8億元;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78項、國家社科基金2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及重點項目36項,發表高水平論文2209篇,以第二單位在Nature、Science發表文章各1篇,獲得省級科技一等獎11項,授權專利1823項,連續多年獲甘肅省專利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是全省第一個通過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工作驗收的高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