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理工大學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重慶理工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學校挺好的,就是我選擇的這個學院是新開設的,很多方面經驗都不足,這四年下來還是比較后悔的吧,很多可能性都被局限在了這小小的一個分校區
口碑2:
重慶理工大學(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前身是創辦于1940年的國民政府兵工署第11技工學校(對外化名"士繼公學")。1950年后,學校先后更名為21兵工廠工業職業學校、西南軍政委員會西南工業部工業學校、重慶機械工業學校、第二機械工業部西南第一工業學校、重慶工業學校、重慶機械制造工業學校、重慶第一機械制造工業學校。1957年,昆明儀器制造工業學校金屬切削專業并入。1960年,升辦為重慶工業專科學校。1965年,升格為重慶工業學院。1985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改建為重慶工業管理學院。1999年,由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劃轉重慶市管理,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同年更名為重慶工學院。2001年,重慶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整體并入。2009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重慶理工大學。
口碑3:
花溪是新修的,還挺漂亮的,環境不錯,宿舍四人一間,比較衛生,快樂食間這個食堂有點像鄉村基,經常有外校的朋友過來就說喜歡這個食堂的,圖書館很美麗,學校也經常會有各種活動,文娛、科研、講座。
口碑4:
學校還不錯,專業不太行,而且要選擇大院就讀,這樣對學業比較有幫助,學校學習氛圍不錯,第一年在分部,第二年才去本部,分部可以認真學習,因為位置相對較偏
口碑5:
重慶理工大學的整體實力不算很強,不過部分專業不錯,目前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車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特別是車輛工程,在國內業界有一定的名氣和影響力。
口碑6:
工商管理專業,包括會計,國際貿易,企業戰略經營。管理學,行為學,英語,概率,相對來說學起比較輕松,考取了一些證書,有利于就業和以后發展,這些專業課很有用,以后能夠用于工作。
口碑7:
重慶理工大學屬于工科學校男生多,校園大,有兩個校區,大一在兩江,大二以后在花溪,美女多,老師不錯,可惜不是211985
口碑8:
在重慶口碑還算不錯,出了西南可能就沒多少人知道了,感覺最近幾年的發展一般,排名一直在降。是個二本院校,王牌是車輛和會計,還是有很多專業都還是一本招生。沒有保研資格,就業競爭大,學風一般,機會不太多,能上211的絕對不要來。
口碑9:
學校環境不錯,老師很和藹,圖書館很大很漂亮,有四個食堂和清真食堂,學校環境不錯,老師很和藹,圖書館很大很漂亮,有四個食堂和清真食堂,學校環境不錯,老師很和藹,圖書館很大很漂亮,有四個食堂和清真食堂,學校環境不錯,老師很和藹,圖書館很大很漂亮,有四個食堂和清真食堂,
口碑10:
本校的會計學是國家特色專業,給予較好的師資條件,可以得到很多鍛煉,學校中山圖書館特別漂亮,同時不同的專業都要進行汽車工程概論以及金工實習,從而使大家不僅具備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而且能夠培養理性思維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重慶理工大學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重慶理工大學全國排名第219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237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260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256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重慶理工大學 | 校友會 | 219 | 重慶 巴南區 | 理工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重慶理工大學 | 軟科 | 237 | 重慶 巴南區 | 理工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重慶理工大學 | 武書連 | 260 | 重慶 巴南區 | 理工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重慶理工大學 | 錄取難易度 | 256 | 重慶 巴南區 | 理工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詳見:2021年重慶理工大學的全國排名如何?市內排名是多少?
重慶理工大學簡介:
抗戰烽火淬煉,兵工血脈浸潤。重慶理工大學誕生于1940年,前身是國民政府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學校(對外稱士繼公學),曾是享譽國內的“兵工七子”之一,現為重慶市重點建設高校、重慶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設高校,也是西南地區唯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面向和服務國家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構建了理、工、文、管、經、法、醫、藝等協調發展的多學科專業體系,擁有“十四五”重慶市重點學科14個,設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覆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2個,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等學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學校設有本科專業69個,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特色專業4個、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建有教育部首批現代產業學院以及國家級虛擬教研室、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
學校堅持創新發展,建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教育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等省部級以上科研創新平臺48個,建有國家大學科技園等多個科技服務平臺,是教育部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近年來,學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中國專利金獎1項、優秀獎1項,省(部)級獎勵195項;累計承擔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重大重點科研項目2400多項,獲授權國際發明專利9項、國家發明專利1200余項,專利轉化合同金額連續2年位列全國高校50強,主辦高水平中英文期刊6種,打造了亞洲人工智能技術大會等多項行業品牌會議。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重慶數控機床研究院等2個項目入駐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入選優先建設項目。以納米時柵精密位移測量理論及技術為標志的一批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其中納米時柵相關技術成果實現了我國精密位移測量技術及器件的自主可控,被人民日報、新華社等譽為“中國精度”的代表之一,在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精彩亮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