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河南科技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就讀學校是河南科技大學?專業是本科專業,對于學校來說在河南還是可以排前三,學校很大。并且校園美麗,老師也比較好,教學設施齊全。我個人覺得在這樣的環境下讀書還是比較幸運的,現在學校對外,對內,都是一本招生。可以說算是一個一本院校了。在全國排名也好不錯138吧。之前覺得學校不是太好,可是和比河南科技大學差的同學談起,他們還是很羨慕的哈哈哈哈
口碑2:
還好吧。。。。。。能上211的成績,就不要輕易在省內,大家都出去吧。。。。河南除了鄭大,河大,不推薦其他學校。。。。。。。。。。。。。。。。。。。。。。。。。。。。。。。。。。。
口碑3:
學校一直在發展狀態,校園環境還可以綠化率比較高,住宿環境比較差,我住六樓,寢室都能跑進來老鼠,我們寢室衛生沒問題,洗手間和陽臺下水道都沒封口,老鼠順著管子就爬上來了。
口碑4:
學校的師資力量雄厚,理論教學的導師在國內論壇有發表過文章;技術實踐老師,課余時間帶領同學做實際有用的項目,增加項目的實際經驗,而且帶領同學多次參加全國級別的電子大賽,并且取得不錯的成績,學校對此也是大力支持。學校的學習氛圍良好,每日清晨朦朧晨曦中,圖書館中郎朗的讀書聲;每次夜晚,11點后教學自習室和圖書館的燈還在亮著。學校食堂南北口味皆有,而且還有民族食堂,飯菜很實惠可口,教師學生都愛,最好吃的是魚頭粉絲湯。
口碑5:
老師講的很不錯,不過學生成績兩極分化很嚴重,學的好的學生和學的差的學生簡直天差地別。男女比例大概七比一吧。學校食堂物美價廉,不過學費是很貴的了。
口碑6:
入學在新校區,校園很大,環境很美,我們離開時,又有幾棟宿舍樓建起來了,宿舍有4人間跟6人間,都有獨立衛生間,唯一不太方便的就是打熱水,不過每個宿舍樓都有那種刷卡接熱水的地方,只不過是要收費的。洗澡的話一般是去校內的澡堂,環境還好,刷卡很方便,而且澡堂的水可是溫泉水哦。圖書館也很大,有很多藏書,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考試周可是要搶位置的哦。
口碑7:
還好吧,看專業,計算機專業的有好多找不到工作的。還有學校環境還好,但設施不怎么全。一些床鋪都是上下鋪,一個宿舍住好多人。學習氛圍不是很濃厚。有些時候課時排的密集消化不了。
口碑8:
河南科技大學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現代工業與旅游城市洛陽市。學校始建于1952年,是河南省內最早創建的工科院校之一,先后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部、河南省人民政府。經過58年的發展,學校匯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積累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在全國享有良好聲譽,在中原地區具有重要影響,是河南省屬的8所骨干高校(H8)之一,是河南省重點建設的三所綜合性大學之一
口碑9:
學校在河南省還是挺不錯的,地處洛陽。這個城市也是非常漂亮的。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52年的北京拖拉機工業學校。1956年,應國家工業基地建設布局的需要遷至洛陽,后更名為洛陽工學院,隸屬于國家機械工業部。
口碑10:
學校底蘊深厚,具備足夠的專業水平能力,在機械制造,機械設計,機械電子專業等方面都擁有足夠的實力,人脈深厚,校友資源廣泛,但學校在培養學生方面做的不夠優秀,對學生的專業教授不夠深入,有些松懈,強調管理而非專業知識能力,略顯顧此失彼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河南科技大學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河南科技大學全國排名第90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164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133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249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河南科技大學 | 校友會 | 90 | 河南 洛陽市 | 綜合 | 中國知名大學,區域一流大學 |
河南科技大學 | 軟科 | 164 | 河南 洛陽市 | 綜合 | 中國知名大學,區域一流大學 |
河南科技大學 | 武書連 | 133 | 河南 洛陽市 | 綜合 | 中國知名大學,區域一流大學 |
河南科技大學 | 錄取難易度 | 249 | 河南 洛陽市 | 綜合 | 中國知名大學,區域一流大學 |
詳見:河南科技大學排名全國第幾名(2022-2025最新排名表)
河南科技大學簡介:
河南科技大學(簡稱河科大,英文簡稱:HAUST)坐落于“千年古都,牡丹花城”洛陽,是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教育部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河南省“雙一流”創建高校和河南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之一。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現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200多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400多人,教師隊伍中有雙聘院士、長江學者、四青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四個一批”人才、中原學者、中原名師等高層次人才100余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河南省黃大年式教師團隊5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0個。
學校努力構建自主創新體系。聚焦“四個面向”,依托重型裝備、農業機械、軸承、齒輪、金屬材料等方面形成的學科、科技、人才優勢,助力“高鐵軸承”“國家重大工程裝備”“智能農機裝備”等“大國重器”的研發。擁有“智能礦山重型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智能農業動力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等6個國家級平臺、河南省新材料和智能裝備“龍門實驗室”等84個省部級科研平臺以及河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河洛文化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研究中心”等19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平臺。近年來,學校不斷提升產教融合和科教融匯的能力和水平,主持獲得國家三大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等5項,主持獲得省部級一等獎31項,主持獲得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57項。承擔國家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87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