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業大學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南京工業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學校環境很好,學校的化工在中國專業排名一直在全國前五,有著比較好的就業面,有很多比較好的化工企業回來招生;學校中共有差不多7-8個食堂,選擇性比較多;學校學費本科4600,碩士8000,碩士有獎學金,基本不用學費
口碑2:
學校總體還是不錯的,雖然沒有211985頭銜,但是在本科里面發展還是不錯的,有著自己的特色,化工,材料,建筑等專業都不錯,文科偏弱些,畢竟工科學校,其中化學工程是國家一級重點,有著材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口碑3:
大部分都在江浦校區,那里環境相當好,校區面積很大,有多個住宿區,像東、南、西、北苑、象山苑、桂苑等,四人一間,有轉動電風扇,沒有空調,限電相對其他學校不是很嚴格;就餐嘛,各個苑有自己的風格,還可以,就是飯有點硬,就餐有空調。如果有到南京上學的打算就應該有忍受那里酷暑的心里準備,加油哦~
口碑4:
很大,環境好,里面的老師大多數都是很負責的尤其是我們專業課老師,對我們的專業抓的很緊,不存在期末熬兩天通宵就能應付考試的情況,都是把功夫花在平時,平時多背多記,考試前還可以正常上課娛樂,然后高分通過考試
口碑5:
南京工業大學的整體師資力量還是很好的,尤其是化工類和建筑類專業很好。學校占地面積很大,很自然,校內有校車運營,為學生提供了較多便利。
口碑6:
學校的工科非常強,但文科專業師資力量,圖書教材,資金支持等都不如工科,希望學校未來可以加強一下對文科專業的重視程度,將學校打造成文理兼容的大學
口碑7:
這里面有兩個因素,一是牛逼老師,二是牛逼學生。
首先談老師,直接影響到科研和教學以及自己學校專業的建設,沒有拿的出手的老師,就支撐不起一個像樣的專業,就沒有科研成果,當然也吸引不了優秀的學生。老師,是一個學校名氣形成的先決條件。
其次是牛逼學生。其實學校的名氣大多是靠這部分學生傳播出去的。特別牛逼的先畢業的學生在社會有所建樹之后,無論是在商界還是在政界,自然都不會忘記母校。這樣后來的畢業生就有了先天的人脈優勢,到社會自然順風順水。
口碑8:
不咋地,原來江蘇土木除了東南就是南工大,然而現在學校越來越不行了,非985.211.雙一流,簡稱4非院校,碩士找工作困難。優點是學校實驗室設施還是齊全的,做實驗比較容易,課題組相處也非常融洽
口碑9:
學校比較大,總體氛圍比較自由,如果熱愛學習可以和大家一起努力,如果喜歡交友娛樂會有很多社團活動。學校食堂很棒,有很多美食,最好吃的應該是麻辣香鍋。學校生活比較方便,四人寢室,每個寢室可以獨立洗浴。學校熱門專業應該是化工這一類的工科專業。
口碑10:
1.學校師資是不錯的,很多都是行業里面的大牛,高端人才;教學水平參次不齊,有盡心盡力,想把學生教好的好老師,也有責任心不強,甚至拿去年的原題做期末試卷的老師;
2.學習氛圍一般般,平時晚上自習教室除了大一強制性自習之外,別的寥寥無幾,但是一到期末考試周就人滿為患。考風也是一般,黃校長說了嚴打作弊,是有成效,但是新校長上任后是否延續這種強有力的作風就不得而知了;
3.食堂整體水平中規中矩,象山食堂二樓的香鍋馳名校內外;
4.生活環境還好,學校就坐落在大森林里面,就是個天然氧吧。從我們這屆宿舍也裝空調了。
5.學校的老牌強勢專業,化工,建筑,土木,都是傳統工業,自然有點沒落。尤其是化工,在國內產業轉型,提倡綠色經濟的大環境下不是很吃香了;就業的話,安全工程,100%就業。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南京工業大學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南京工業大學全國排名第85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89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76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175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南京工業大學 | 校友會 | 85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世界知名大學,中國高水平大學 |
南京工業大學 | 軟科 | 89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世界知名大學,中國高水平大學 |
南京工業大學 | 武書連 | 76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世界知名大學,中國高水平大學 |
南京工業大學 | 錄取難易度 | 175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世界知名大學,中國高水平大學 |
南京工業大學簡介:
南京工業大學辦學歷史可溯源于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2001年由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學與建設部南京建筑工程學院合并組建。是首批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牽頭高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學校秉承“明德、厚學、沉毅、篤行”的校訓,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形成了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鮮明特色。
學校設有11個學部,28個學院,各類學生4萬余人。涵蓋工、理、管、經、文、法、醫、藝、教9個學科,擁有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8個,博士專業學位授予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2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19個。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獲評A等級,材料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獲評B+等級。截至目前,學校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物理學、農業科學等7個學科進入全球基本科學指標(ESI)前1%,其中,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學校ESI綜合排名進入全球500強,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52位。泰晤士高等教育2024年世界大學排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并列第38位;自然指數排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43位;軟科2023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進入世界300強,位列中國內地高校并列第38位。
學校實施全球拓展戰略。是首批通過來華留學認證的22所高校之一。與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120余所海外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與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西班牙薩拉戈薩大學共建“孔子學院”,是“孔子學院獎學金”接收院校;與勃艮第大學、都柏林理工大學、薩拉戈薩大學合作舉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知名高校開展學生交流項目,獲批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現有包括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在內的、來自10多個國家的近50名外籍專家和世界各國的學歷海外留學生500余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