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理工學院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江蘇理工學院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優點:作為二本院校校園比較大,環境優美,師資力量也較為雄厚
缺點:學校放假晚開學早,對宿舍衛生,曠課這類事管的太嚴
口碑2:
學校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就那樣,無功無過吧。商學院學習氛圍還可以,自從換了書記在學習這方面抓的更嚴了。食堂還可以,好吃的很多,但是學校承包的食堂比較不衛生,打菜阿姨也不友好。
口碑3:
1、現有教職工12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近900人,具有高級職稱450余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近900人,不過教得好的很少。2、學校的學習氛圍不算濃,平時圖書館人不多,但是認真學習的也不少,總能看到一兩個學生的桌上就一堆書了,我們圖書館的桌子能坐6個人,很大的,到了期末圖書館就不夠塞人了,要早上6點起床趕在開館前排隊搶位子3、學校食堂一般般,最好吃的應該是北苑,一開始食堂的菜都吃不慣,后來慢慢習慣了,我就是蘇南人,不過學校還有很多門面店做餐飲的,也不貴,10塊錢不到就能搞定4、學校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圖書館,非常整潔干凈,裝修得也很大氣。5、學校學費就是國家基本的學費水平,算便宜的6、不滿意的就是老師教學水平不高
口碑4:
圖書館設施很好,住宿樓也經過修改,校區并不是十分大,但是環境較為優美~西苑宿舍樓有幾棟沒有淋浴,去澡堂洗澡叫麻煩。
口碑5:
學校對學生要求嚴格,對學生畢業要求較高。平時期末考試嚴格且重視誠信,對各門功課要求也高。學習氛圍濃!對外交流機會較多,主要看自己想不想或有無條件。重視技能訓練和技能大賽。有許多實操課
口碑6:
江蘇理工學院(Jiangsu?University?of?Technology)坐落在江南歷史文化古城、美麗富饒的長三角腹地——江蘇省常州市。學校創建于1984年,是以工為主,理、經、管、藝、教、文、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鮮明特色的省屬普通本科院校。
口碑7:
我高考是483分,本一是501分,本二是465分,第一志愿填了南京審計學院,差3分,于是進了江蘇理工學院。學校一般,但還是有感情的。拿著江理工的文憑走上社會,通常沒有任何優勢。如果想要有所作為,最好考個研究生,讀個清華什么的。好的學歷雖不是萬能的,但是是一個光環效應,會給你帶來很多機會。
口碑8:
學校的師資力量雄厚,課余生活豐富。學校有成熟的培養系統,力求培養高質量的人才。通過更多的實習經歷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
口碑9:
學校風景很美,學生真的超級樸實,打印什么的都是自己付錢就行了,不鎖車子從來不會被偷。缺點為啥第一年讓我們女生住男生宿舍,又破,整棟樓幾百個學生就一個打水的熱水壺!??宿管阿姨有些沒素質。
口碑10:
學校附近環境不錯,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也不錯,學習氛圍挺好,學校的圖書館超級豪華,是常州最好的,在整個江蘇也是排的上名次的,學校食堂不怎么樣,比較好的是西苑的食堂,妹子多,學校最好的專業是金融方面的,商學院是學校里最好的學院。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江蘇理工學院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江蘇理工學院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江蘇理工學院全國排名第323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317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422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572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江蘇理工學院 | 校友會 | 323 | 江蘇 常州市 | 理工 | 區域知名大學 |
江蘇理工學院 | 軟科 | 317 | 江蘇 常州市 | 理工 | 區域知名大學 |
江蘇理工學院 | 武書連 | 422 | 江蘇 常州市 | 理工 | 區域知名大學 |
江蘇理工學院 | 錄取難易度 | 572 | 江蘇 常州市 | 理工 | 區域知名大學 |
江蘇理工學院簡介:
江蘇理工學院坐落于“中吳要輔、八邑名都”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常州市,是江蘇省與常州市共建的省屬全日制普通高校,是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單位、全國首批職教師資培養培訓重點建設基地和江蘇省首批決策咨詢重點研究基地。
學校深入實施新時代本科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人才培養體系健全,堅持“以人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自主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0多項。現有國家和省級人才培養平臺(項目)29個(項),國家一流(精品)課程9門,江蘇省一流課程、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產教融合型課程、規劃(重點)教材等省級項目136個(門、部)。學生在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各類競賽中獲國家級、省級獎勵2500多項。學校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輸送了10多萬名畢業生,培訓了數萬名中高職教師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學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就業滿意度持續提升,連續多年獲“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量化督導A等高校”。涌現出全國“最美大學生”“大學生自強之星”等先進典型。
面向未來,學校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經典卓越的現代化新校區,聚力成為區域一流應用型人才供給的主陣地、高層次人才的集聚地、科技創新的策源地、融合發展的示范地和文化傳承的創新地,以走在前、做示范的責任擔當,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加快建成特色鮮明的一流應用型大學而團結奮斗!(2024年3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