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民族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怎么樣好不好,全國排名多少?
大連民族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被軟科評為B+等級,全國排名第186位,實力僅次于延安大學;在遼寧省內排名第7位,排在沈陽農業大學之上。
以下為新高考網根據軟科發布的2024年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榜整理的大連民族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具體排名情況,歡迎參考!
在2024年軟科發布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大學排名中,共有346所大學上榜。其中,大連民族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位列全國第186名,僅排在長春工業大學和延安大學之后。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專業評級 | 省份 |
---|---|---|---|---|
179 | 電子信息工程 | 安徽工業大學 | B+ | 安徽 |
179 | 電子信息工程 | 安徽財經大學 | B+ | 安徽 |
183 | 電子信息工程 | 湖南科技大學 | B+ | 湖南 |
183 | 電子信息工程 | 長春工業大學 | B+ | 吉林 |
185 | 電子信息工程 | 延安大學 | B+ | 陜西 |
186 | 電子信息工程 | 大連民族大學 | B+ | 遼寧 |
189 | 電子信息工程 | 中原工學院 | B+ | 河南 |
190 | 電子信息工程 | 曲阜師范大學 | B+ | 山東 |
190 | 電子信息工程 | 沈陽農業大學 | B+ | 遼寧 |
190 | 電子信息工程 | 西北師范大學 | B+ | 甘肅 |
193 | 電子信息工程 | 吉首大學 | B+ | 湖南 |
在遼寧省,共有20所高校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躋身軟科專業排名榜單,大連民族大學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位列遼寧省內第7名,超越了沈陽農業大學。
省內排名 |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專業評級 | 城市 | 全國排名 |
---|---|---|---|---|---|
1 | 電子信息工程 | 大連理工大學 | A | 大連 | 16 |
2 | 電子信息工程 | 東北大學 | A | 沈陽 | 29 |
3 | 電子信息工程 | 大連海事大學 | A | 大連 | 59 |
4 | 電子信息工程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B+ | 沈陽 | 89 |
5 | 電子信息工程 | 沈陽工業大學 | B+ | 沈陽 | 107 |
6 | 電子信息工程 | 沈陽化工大學 | B+ | 沈陽 | 172 |
7 | 電子信息工程 | 大連民族大學 | B+ | 大連 | 186 |
8 | 電子信息工程 | 沈陽農業大學 | B+ | 沈陽 | 190 |
9 | 電子信息工程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B | 阜新 | 210 |
10 | 電子信息工程 | 遼寧工業大學 | B | 錦州 | 211 |
11 | 電子信息工程 | 沈陽理工大學 | B | 沈陽 | 215 |
12 | 電子信息工程 | 大連交通大學 | B | 大連 | 230 |
13 | 電子信息工程 | 渤海大學 | B | 錦州 | 236 |
14 | 電子信息工程 | 沈陽師范大學 | B | 沈陽 | 249 |
15 | 電子信息工程 | 大連海洋大學 | B | 大連 | 254 |
16 | 電子信息工程 | 大連工業大學 | B | 大連 | 257 |
17 | 電子信息工程 | 沈陽大學 | B | 沈陽 | 260 |
18 | 電子信息工程 | 遼寧師范大學 | B | 大連 | 293 |
19 | 電子信息工程 | 大連大學 | B | 大連 | 296 |
20 | 電子信息工程 | 遼寧科技大學 | B | 鞍山 | 317 |
在最新的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榜中,大連民族大學共有43個專業上榜。其中,大連民族大學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獲得了B+級評價,與此實力水平和就業率相近的專業有信息與計算科學、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旅游管理等,詳見如下。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專業評級 |
---|---|---|
視覺傳達設計 | 大連民族大學 | B+ |
漢語國際教育 | 大連民族大學 | B |
應用化學 | 大連民族大學 | B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大連民族大學 | B |
土木工程 | 大連民族大學 | B |
電子信息工程 | 大連民族大學 | B+ |
工程管理 | 大連民族大學 | B |
旅游管理 | 大連民族大學 | B |
人力資源管理 | 大連民族大學 | B |
環境工程 | 大連民族大學 | B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大連民族大學 | B |
大連民族大學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類別為哲學類,隸屬于大連民族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2024年大連民族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全國共招生160人,學費為5200元/年。
培養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開放意識,具備電子技術及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能夠在應用電子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應用領域從事工程技術研究與開發、工程設計與實現、企業生產管理、維護及營銷等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