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學生物技術專業怎么樣好不好,全國排名多少?
黑龍江大學生物技術專業被軟科評為B+等級,全國排名第95位,實力僅次于沈陽農業大學;在黑龍江省內排名第4位。
此外,黑龍江大學的生物技術專業還是省重點特色專業,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還被評為了C類學科專業,為黑龍江大學王牌專業之一,實力雄厚,畢業生就業率也一直名列前茅!
以下為新高考網根據軟科發布的2024年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榜整理的黑龍江大學生物技術專業的具體排名情況,歡迎參考!
在2024年軟科發布的生物技術專業大學排名中,共有172所大學上榜。其中,黑龍江大學生物技術專業位列全國第95名,僅排在浙江理工大學和沈陽農業大學之后。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專業評級 | 省份 |
---|---|---|---|---|
90 | 生物技術 | 南華大學 | B+ | 湖南 |
91 | 生物技術 | 安徽農業大學 | B+ | 安徽 |
92 | 生物技術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 B+ | 山東 |
93 | 生物技術 | 浙江理工大學 | B+ | 浙江 |
94 | 生物技術 | 沈陽農業大學 | B+ | 遼寧 |
95 | 生物技術 | 黑龍江大學 | B+ | 黑龍江 |
96 | 生物技術 | 廣西師范大學 | B+ | 廣西 |
97 | 生物技術 | 遼寧大學 | B+ | 遼寧 |
98 | 生物技術 | 江蘇師范大學 | B+ | 江蘇 |
98 | 生物技術 | 云南農業大學 | B+ | 云南 |
100 | 生物技術 | 合肥工業大學 | B+ | 安徽 |
在黑龍江省,共有4所高校的生物技術專業躋身軟科專業排名榜單,黑龍江大學的生物技術專業位列黑龍江省內第4名。
省內排名 |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專業評級 | 城市 | 全國排名 |
---|---|---|---|---|---|
1 | 生物技術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B+ | 哈爾濱 | 39 |
2 | 生物技術 | 東北農業大學 | B+ | 哈爾濱 | 44 |
3 | 生物技術 | 東北林業大學 | B+ | 哈爾濱 | 49 |
4 | 生物技術 | 黑龍江大學 | B+ | 哈爾濱 | 95 |
在最新的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榜中,黑龍江大學共有74個專業上榜。其中,黑龍江大學的生物技術專業獲得了B+級評價,與此實力水平和就業率相近的專業有統計學、應用化學、廣播電視編導、應用心理學等,詳見如下。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專業評級 |
---|---|---|
人力資源管理 | 黑龍江大學 | B+ |
電子商務 | 黑龍江大學 | B+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黑龍江大學 | B |
統計學 | 黑龍江大學 | B |
應用化學 | 黑龍江大學 | B+ |
生物技術 | 黑龍江大學 | B+ |
廣播電視編導 | 黑龍江大學 | B |
應用心理學 | 黑龍江大學 | B |
通信工程 | 黑龍江大學 | B+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黑龍江大學 | B+ |
物聯網工程 | 黑龍江大學 | B+ |
黑龍江大學的生物技術專業類別為經濟學類,隸屬于黑龍江大學中俄學院。2024年黑龍江大學生物技術專業在全國共招生111人,學費為6000元/年。
一、基本信息 1. 專業代碼:081801 專業名稱:生物技術 招生時間:2011年 2. 學科門類:工學 二級類:生物工程類 專業分類:工程技術類 所屬學院:中俄學院 3. 相近學科:微生物學、發酵工程 相近專業:生物技術、制藥工程(生物制藥)、食品科學與工程 4. 學 制:4年 修業年限:4-5年 5.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二、總體設計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生物工程技術及其產業化科學原理、工程設計和工藝過程等方面知識,掌握俄語基礎知識、具有嫻熟的俄語言語表達能力、了解俄羅斯國情、具有國際化視野,能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在生物工程領域從事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創新應用型人才。 2.培養要求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酶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 (3)掌握生物細胞培養與選育、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備在生物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基本技能; (4)了解國家生物工業有關的政策和法規,特別是產品質量安全的有關條例; (5) 熟練掌握外語,并能閱讀專業文獻;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和設計,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3.專業特色 專業理論知識系統完善,專業技能訓練靈活多樣,語言類和專業類課程相結合,培養模式先進,國際化合作程度高,所培養的專門人才針對性、應用性強。 4.培養模式 采用“專業+俄語”的培養模式,引進國外優質教育教學資源、課程體系、教學材料,基礎階段著力進行外語能力培養,通過雙語課程掌握厚重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學習方法,全部課程中70%由外籍教師完成。 5.教學要求 (1)理論教學環節:采用基本要求統一化,構建知識結構系統化,課程體系綜合化,教學方式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強調以人為本,采取互動式教學、雙語教學、案例式教學以及啟發式、討論式和研究式的教學模式,保證理論教學質量。 (2)實踐教學環節:專業已建立了由基礎實驗室、專業實驗室、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才省高校生物工程研發中心、省發酵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與企業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所組成的一整套實習實踐體系,使學生有充足的實習條件和獨立的實習實踐時間,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適應社會對全面發展人才的需求。 6.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大學物理、化工原理、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細胞工程、生物工藝學、胚胎學與組織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