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業大學經濟學專業怎么樣好不好,全國排名多少?
安徽工業大學經濟學專業(研究型)被校友會評為B++等級,全國排名第83位,實力僅次于重慶工商大學;在安徽省內排名第4位,排在合肥工業大學之上。
以下為新高考網根據校友會發布的2024年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榜整理的安徽工業大學經濟學專業的具體排名情況,歡迎參考!
在2024年校友會發布的中國大學經濟學專業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89所大學上榜。其中,安徽工業大學經濟學專業位列全國第83名,僅排在重慶工商大學和重慶師范大學之后。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檔次(研究型) | 省份 |
---|---|---|---|---|
27 | 經濟學 | 浙江工商大學 | A(4★) | 浙江 |
27 | 經濟學 | 浙江財經大學 | A(4★) | 浙江 |
27 | 經濟學 | 重慶大學 | A(4★) | 重慶 |
27 | 經濟學 | 重慶師范大學 | A(4★) | 重慶 |
27 | 經濟學 | 重慶工商大學 | A(4★) | 重慶 |
83 | 經濟學 | 安徽工業大學 | B++(4★) | 安徽 |
83 | 經濟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B++(4★) | 北京 |
83 | 經濟學 | 北京物資學院 | B++(4★) | 北京 |
83 | 經濟學 | 集美大學 | B++(4★) | 福建 |
83 | 經濟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B++(4★) | 廣東 |
83 | 經濟學 | 廣東工業大學 | B++(4★) | 廣東 |
在安徽省,共有8所高校的經濟學專業躋身校友會專業排名(研究型)榜單,安徽工業大學的經濟學專業位列安徽省內第4名,超越了合肥工業大學。
省內排名 |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檔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國排名 |
---|---|---|---|---|---|
1 | 經濟學 | 安徽財經大學 | A(5★) | 蚌埠市 | 16 |
2 | 經濟學 | 安徽大學 | A(4★) | 合肥市 | 27 |
3 | 經濟學 | 安徽師范大學 | A(4★) | 蕪湖市 | 27 |
4 | 經濟學 | 安徽工業大學 | B++(4★) | 馬鞍山市 | 83 |
5 | 經濟學 | 合肥工業大學 | B+(3★) | 合肥市 | 152 |
6 | 經濟學 | 淮北師范大學 | B+(3★) | 淮北市 | 152 |
7 | 經濟學 | 阜陽師范大學 | B+(3★) | 阜陽市 | 122 |
8 | 經濟學 | 安徽建筑大學 | B+(3★) | 合肥市 | 152 |
在最新的校友會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榜中,安徽工業大學共有39個專業上榜。其中,安徽工業大學的經濟學專業獲得了B++級評價,檔次為中國高水平專業,與此實力水平和就業率相近的專業有測控技術與儀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金融學等,詳見如下。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檔次(研究型) |
---|---|---|
自動化 | 安徽工業大學 | B++(4★) |
會計學 | 安徽工業大學 | B++(4★)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安徽工業大學 | B++(4★)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安徽工業大學 | B++(4★)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安徽工業大學 | B++(4★) |
經濟學 | 安徽工業大學 | B++(4★)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安徽工業大學 | B++(4★) |
金融學 | 安徽工業大學 | B++(4★) |
土木工程 | 安徽工業大學 | B++(4★) |
軟件工程 | 安徽工業大學 | B++(4★) |
英語 | 安徽工業大學 | B++(4★) |
安徽工業大學的經濟學專業類別為經濟學類,隸屬于安徽工業大學商學院。2024年安徽工業大學經濟學專業在全國共招生114人,學費為4900元/年。
經濟學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立足長三角地區,面向新型工業化,培養具備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和綜合實踐能力,熟練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能夠在各類企業、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投資管理與操作的復合型、創新型卓越經濟學人才。本專業溯源于上世紀80年代,原冶金部在華東冶金學院設立華東地區冶金行業經管人才培訓基地,開設相關經管類專業;經濟學專業自2002年開始招生,2010年獲批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點,2019年入選首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1年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在2021年軟科中國排名中我校應用經濟學進入前30%,列全國第60位,排省內第二。本專業形成了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相融合的專業發展體系及以國企改革、產業經濟與區域經濟相支撐的專業發展方向,建有省級智庫平臺2個;形成了與工科交叉培養的跨學科育人體系及與企業、政府聯動的協同育人模式,建有國家級、省級等10多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本專業的主干課程有: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經濟學說史、房地產經濟學、區域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制度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等。其中,主干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管理學》等為省級精品課程。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專業教師共20人,其中,博導2人,碩導7人;教授5人(二級教授1人),副教授6人,高級職稱占比超60%;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3 人,占比超70%;中組部首批拔尖人才1名,省級教學名師1名,獲寶鋼優秀教師獎2人;組建了省級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教學團隊。近年來,本專業教師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等數十項重要科學研究課題;出版專著10多部;在《管理世界》、《經濟研究》、《中國工業經濟》等權威及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在《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等重要報刊上發表理論文章多篇,為國家及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出言獻策;多項成果獲中央領導、省委書記批示及有關部委采納。本專業的學生多次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獲得國家級大獎(特等獎1次)。本專業自2002年全國招生以來,已經為我國企事業單位、各級政府經濟管理部門、科研院所輸送了大量復合型、高級應用型經濟專業人才,且很多已成為單位中高層領導和業務骨干。畢業生主要工作去向為長三角地區。本專業學生就業率與考研率一直處于學院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