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怎么樣好不好,全國排名多少?
北京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研究型)被校友會評為B++等級,全國排名第36位,實力僅次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在北京市內排名第22位,排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之上。
以下為新高考網根據校友會發布的2024年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榜整理的北京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具體排名情況,歡迎參考!
在2024年校友會發布的中國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排名(研究型)中,共有244所大學上榜。其中,北京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位列全國第36名,僅排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之后。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檔次(研究型) | 省份 |
---|---|---|---|---|
36 | 工商管理 | 北京化工大學 | B++(4★) | 北京 |
36 | 工商管理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B++(4★) | 北京 |
36 | 工商管理 | 中央財經大學 | B++(4★) | 北京 |
36 | 工商管理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B++(4★) | 北京 |
36 | 工商管理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B++(4★) | 北京 |
36 | 工商管理 | 北京工商大學 | B++(4★) | 北京 |
36 | 工商管理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B++(4★) | 北京 |
36 | 工商管理 | 北方工業大學 | B++(4★) | 北京 |
36 | 工商管理 | 華僑大學 | B++(4★) | 福建 |
36 | 工商管理 | 華南理工大學 | B++(4★) | 廣東 |
36 | 工商管理 | 深圳大學 | B++(4★) | 廣東 |
在北京市,共有28所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躋身校友會專業排名(研究型)榜單,北京工商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位列北京市內第22名,超越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省內排名 |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檔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國排名 |
---|---|---|---|---|---|
1 | 工商管理 | 清華大學 | A++(8★) | 海淀區 | 1 |
2 | 工商管理 | 北京大學 | A++(7★) | 海淀區 | 7 |
3 | 工商管理 | 中國人民大學 | A++(7★) | 海淀區 | 2 |
4 | 工商管理 | 北京郵電大學 | A+(5★) | 海淀區 | 16 |
5 | 工商管理 | 北京師范大學 | B++(4★) | 海淀區 | 100 |
6 | 工商管理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B++(4★) | 海淀區 | 100 |
7 | 工商管理 | 北京理工大學 | B++(4★) | 海淀區 | 36 |
8 | 工商管理 | 中國農業大學 | B++(4★) | 海淀區 | 100 |
9 | 工商管理 | 北京科技大學 | B++(4★) | 海淀區 | 36 |
10 | 工商管理 | 北京交通大學 | B++(4★) | 海淀區 | 36 |
11 | 工商管理 | 北京化工大學 | B++(4★) | 朝陽區 | 36 |
12 | 工商管理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B++(4★) | 朝陽區 | 36 |
13 | 工商管理 | 北京林業大學 | B++(4★) | 海淀區 | 100 |
14 | 工商管理 | 中國政法大學 | B++(4★) | 昌平區 | 100 |
15 | 工商管理 | 中國傳媒大學 | B++(4★) | 朝陽區 | 100 |
16 | 工商管理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B++(4★) | 海淀區 | 100 |
17 | 工商管理 | 中央財經大學 | B++(4★) | 海淀區 | 36 |
18 | 工商管理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B++(4★) | 海淀區 | 100 |
19 | 工商管理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B++(4★) | 海淀區 | 36 |
20 | 工商管理 |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 B++(4★) | 昌平區 | 100 |
21 | 工商管理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B++(4★) | 豐臺區 | 36 |
22 | 工商管理 | 北京工商大學 | B++(4★) | 海淀區 | 36 |
23 | 工商管理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B++(4★) | 海淀區 | 36 |
24 | 工商管理 | 北方工業大學 | B++(4★) | 石景山區 | 36 |
25 | 工商管理 | 北京工業大學 | B+(3★) | 朝陽區 | 207 |
26 | 工商管理 | 中央民族大學 | B+(3★) | 海淀區 | 180 |
27 | 工商管理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B+(3★) | 朝陽區 | 180 |
28 | 工商管理 |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 B+(3★) | 海淀區 | 207 |
在最新的校友會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榜中,北京工商大學共有31個專業上榜。其中,北京工商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獲得了B++級評價,檔次為中國高水平專業,與此實力水平和就業率相近的專業有環境工程、新聞學、市場營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詳見如下。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檔次(研究型) |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北京工商大學 | B++(4★) |
金融工程 | 北京工商大學 | B++(4★) |
經濟學 | 北京工商大學 | A(4★) |
環境工程 | 北京工商大學 | B++(4★) |
新聞學 | 北京工商大學 | B++(4★) |
工商管理 | 北京工商大學 | B++(4★) |
市場營銷 | 北京工商大學 | B++(4★)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北京工商大學 | B++(4★)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北京工商大學 | B++(4★) |
軟件工程 | 北京工商大學 | B++(4★) |
法學 | 北京工商大學 | B++(4★) |
北京工商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類別為工商管理類,隸屬于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2024年北京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在全國共招生87人,學費為4200元/年。
專業簡介工商管理專業是我校一個傳統優勢專業,也是原國內貿易部部級重點專業,2002年被批準為北京市重點建設專業,2021年被批準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本專業前身為原北京商學院于1980年設立的“企業管理”專業,1993年新增“國際企業管理”專業,1999年兩個專業合并為“工商管理”專業;專業對應的研究生專業為“企業管理”,1980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9年獲批為獨立的碩士點。本專業2002年獲批北京市重點建設專業,2003年開始招收第二學士學位,2006年開辦雙語班和雙學位班,2015年開始實施由北京市屬高校與在京中央高校雙方共同培養優秀學生的“雙培計劃”,2017年開設英語教學實驗班,2019年入選北京市首批高精尖學科。本專業設立“數字化管理”和“全球管理英語教學實驗班”兩個方向。培養目標本專業致力于提供富有收獲的厚基礎綜合性企業管理學習與成長體驗,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國家,特別是首都四個中心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掌握現代管理理論和操作技能,專業基礎扎實、符合現代工商企業經營管理需要,德才兼備、知行合一,富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性、職業化經營管理人才。特色與優勢(1)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本專業實施面向應用的“強基”計劃,發展面向問題的實踐教學,夯實專業基礎知識,強化綜合管理實踐能力培養,提供眾多科研參與機會,助力進一步深造,面向行政事業單位、國有大中型企業管理培訓生項目,促進職業發展多元化與高成長。(2)全球視野,貫通中西。憑借規模龐大、國際化程度高的實力師資團隊,拓展全球化視野,培養外語能力,助力出國深造和外企就業;借助與海外一些大學所形成的合作辦學渠道,本專業學生可參與我校的“2+2”、“3+1”、“3+1+1”等國際交流合作項目。(3)歷史悠久,實力雄厚。專業擁有首批北京市高精尖學科、省部級創新團隊與教學科研平臺等一系列資源平臺,可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復合型教學資源平臺。校友實力強大,累計培養包括多名省部級領導在內的4000余名優秀畢業生。師資力量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講師7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1人,博士生導師4人。多名教師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北京市屬高校人才強教深化計劃特聘教授、北京市長城學者。骨干教師均畢業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日本名古屋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10余位教師具有美國密西根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訪學或進修經歷。主干課程管理學(北京市優質課程、北京市級一流課程)、企業管理實踐(國家級一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經濟與商務統計、會計學、市場營銷學、人力資源管理、運營管理、企業戰略管理、組織行為學、數字化與組織管理、創新與創業管理等。實踐教學科學設置綜合性實踐課、專業課程的案例分析和上機、社會實踐、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構建起基礎技能、專業技能、綜合實驗實訓和創新能力四個層面的四年一貫全程實踐教學體系。就業與深造本專業是一個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具有較廣闊的就業深造市場。近年來就業和深造去向集中在以下幾個方向:(1)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國家環保總局、文化部機關服務局、中直機關住房服務中心、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海關;(2)重要國有企事業單位:中國石油總公司、中國電信、首都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航空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3)現代金融企業、科技創新與互聯網企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等;(4)升學或出國深造:國內外知名高校升學率較高,2019屆畢業生出國深造率23%,近年來學生順利進入都柏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高校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