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學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北方民族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學校的師資水平還可以吧,老師都是C9院校的博士畢業的。學習氛圍尚可,其實一個學??傆信ι线M的和無所事事的,學習還是靠自己。學校有兩個食堂,清餐3樓最好吧,但是費用也最貴。學校生活和學習環境非常好,因為是民委的下屬機構,所以資金比較充足,熱水、網絡、游泳館、電費、水費都是免費的,在其他高校這些都要收費。熱門專業就是計算機相關,全中國都這樣……學費比較便宜,4800元/年。
口碑2:
學校最大的特點就是民族院校文化多元化。這里,你可以親身感受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并且國家也相當重視民族院校的發展,學生學習也是很受學校重視的。但是說句實在話,學校更多重視的是穩定團結,學習上更多的也是幫扶少數民族。如果你想有一個特別好的學習環境,建議選擇別的院校。
口碑3:
學校師資力量良好,學習氛圍非常不錯,食堂分漢餐與清餐,都很可口,此外校園的綠化做的非常好,有好多的樹,空氣清新,此外,因為使本科院校,學費大同小異。
口碑4:
在我看來,北方民族大學不同于其他民族院校,他的優點在于學校風景優美,教學設施及場地都很齊全,學風也還不錯,重要的是這里的學校的校友都很和諧,但不足的地方也是存在的,比如學校占地面積不大,有些學院開的專業不多,
口碑5:
學校環境非常好,面積較小,道路橫平豎直非常好記,經常有少數民族的活動晚會等。學習氛圍還行,圖書館人很多。水電費、游泳都是免費。學校環境非常好,面積較小,道路橫平豎直非常好記,經常有少數民族的活動晚會等。學習氛圍還行,圖書館人很多。水電費、游泳都是免費。
口碑6:
學習校環境好,學風一般也可以吧,主要還是靠自己,任何學校都有學霸和學渣。法學院注重法考,不重視考研,有時候讓你實習,不給你復習考研點機會,圖書館環境都挺好,如果想在銀川發展考完研讀這所學校
口碑7:
天下的二本都一樣,作為一個二本畢業生,就業主要看能力。學校比較可以的。天下的二本都一樣,作為一個二本畢業生,就業主要看能力。學校比較可以的。天下的二本都一樣,作為一個二本畢業生,就業主要看能力。學校比較可以的。
口碑8:
學校校園環境優美,師資力量強大,教學設備先進,學校校園活動豐富,充分讓學生提升能力,享受業余愛好。校園管理嚴格,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學習氛圍良好,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共同提升冰獲得友誼。
口碑9:
我就讀的學校是民委直屬院校,所以學校不缺錢,獎助學金名額比較多數額也比較大,師資力量也還可以,學校的缺點我覺得就是寧夏有點偏遠吧,沒有高鐵飛機也比較貴,對于我們這些從大老遠的西南地區來的孩子非常不利
口碑10:
學校很好??校園很美??學院很多??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老師都很負責??對我們也很好??住宿條件很棒?學校綠化做的特別好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北方民族大學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北方民族大學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北方民族大學全國排名第187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389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407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513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北方民族大學 | 校友會 | 187 | 寧夏 銀川市 | 民族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北方民族大學 | 軟科 | 389 | 寧夏 銀川市 | 民族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北方民族大學 | 武書連 | 407 | 寧夏 銀川市 | 民族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北方民族大學 | 錄取難易度 | 513 | 寧夏 銀川市 | 民族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詳見:北方民族大學排名全國第幾名(2022-2025最新排名表)
北方民族大學簡介:
北方民族大學直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是一所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學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是我國唯一一所建立在民族地區的中央部委高校。學校前身為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為北方民族大學。學校為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權單位。
學科專業:學校植根寧夏、立足西北、面向全國、放眼世界,堅持以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為辦學宗旨?,F有文學、理學、工學、法學、歷史學、管理學、經濟學、藝術學、教育學9個學科門類的77個本科專業。民族學、數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民族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等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電子信息等1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數學等9個省部級一流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等10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等1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軟件工程等9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漢語言文學等9個省部級優勢特色專業,自動化等7個省部級“十三五”重點專業(群),機械電子工程等5個省部級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示范專業。1個國家級材料科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化工技術基礎等8個省部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堅守民族院校初心使命,傳承民族院校紅色基因,遵循教育規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全面深化綜合改革,深入推進轉型升級,扎實推進內涵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現代化綜合大學!(數據統計時間截止2024年5月8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