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程大學人工智能專業怎么樣好不好,全國排名多少?
武漢工程大學人工智能專業被軟科評為B+等級,全國排名第126位,實力僅次于常州大學;在湖北省內排名第7位,排在湖北大學之上。
此外,武漢工程大學的人工智能專業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還被評為了C-類學科專業,為武漢工程大學王牌專業之一,實力雄厚,畢業生就業率也一直名列前茅!
以下為新高考網根據軟科發布的2024年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榜整理的武漢工程大學人工智能專業的具體排名情況,歡迎參考!
在2024年軟科發布的人工智能專業大學排名中,共有268所大學上榜。其中,武漢工程大學人工智能專業位列全國第126名,僅排在南京林業大學和常州大學之后。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專業評級 | 省份 |
---|---|---|---|---|
121 | 人工智能 | 青島科技大學 | B+ | 山東 |
122 | 人工智能 | 汕頭大學 | B+ | 廣東 |
122 | 人工智能 | 南京工業大學 | B+ | 江蘇 |
124 | 人工智能 | 南京林業大學 | B+ | 江蘇 |
125 | 人工智能 | 常州大學 | B+ | 江蘇 |
126 | 人工智能 | 武漢工程大學 | B+ | 湖北 |
127 | 人工智能 | 廣西師范大學 | B+ | 廣西 |
128 | 人工智能 | 天津師范大學 | B+ | 天津 |
129 | 人工智能 | 曲阜師范大學 | B+ | 山東 |
130 | 人工智能 | 湖北大學 | B+ | 湖北 |
131 | 人工智能 | 山東財經大學 | B+ | 山東 |
在湖北省,共有17所高校的人工智能專業躋身軟科專業排名榜單,武漢工程大學的人工智能專業位列湖北省內第7名,超越了湖北大學。
省內排名 |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專業評級 | 城市 | 全國排名 |
---|---|---|---|---|---|
1 | 人工智能 | 華中科技大學 | A+ | 武漢 | 8 |
2 | 人工智能 | 武漢大學 | A | 武漢 | 30 |
3 | 人工智能 | 華中師范大學 | A | 武漢 | 47 |
4 | 人工智能 | 武漢理工大學 | A | 武漢 | 52 |
5 | 人工智能 | 華中農業大學 | B+ | 武漢 | 104 |
6 | 人工智能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B+ | 武漢 | 109 |
7 | 人工智能 | 武漢工程大學 | B+ | 武漢 | 126 |
8 | 人工智能 | 湖北大學 | B+ | 武漢 | 130 |
9 | 人工智能 | 中南民族大學 | B | 武漢 | 166 |
10 | 人工智能 | 長江大學 | B | 荊州 | 173 |
11 | 人工智能 | 江漢大學 | B | 武漢 | 184 |
12 | 人工智能 | 武漢紡織大學 | B | 武漢 | 188 |
13 | 人工智能 | 湖北經濟學院 | B | 武漢 | 193 |
14 | 人工智能 | 湖北師范大學 | B | 黃石 | 210 |
15 | 人工智能 | 武漢輕工大學 | B | 武漢 | 223 |
16 | 人工智能 |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 | B | 武漢 | 241 |
17 | 人工智能 |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 B | 十堰 | 255 |
在最新的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榜中,武漢工程大學共有64個專業上榜。其中,武漢工程大學的人工智能專業獲得了B+級評價,與此實力水平和就業率相近的專業有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通信工程、自動化、市場營銷等,詳見如下。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專業評級 |
---|---|---|
環境設計 | 武漢工程大學 | B+ |
軟件工程 | 武漢工程大學 | B+ |
產品設計 | 武漢工程大學 | B+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武漢工程大學 | B+ |
通信工程 | 武漢工程大學 | B+ |
人工智能 | 武漢工程大學 | B+ |
自動化 | 武漢工程大學 | B+ |
市場營銷 | 武漢工程大學 | B+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武漢工程大學 | B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武漢工程大學 | B+ |
會計學 | 武漢工程大學 | B+ |
武漢工程大學的人工智能隸屬于武漢工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人工智能學院。2024年武漢工程大學人工智能專業在全國共招生114人,學費為4500元/年。
專業定義。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例如:人臉識別技術,語音識別技術、基于用戶興趣的智能算法推薦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