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怎么樣好不好,全國排名多少?
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被軟科評為A等級,全國排名第21位,實力僅次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江蘇省內排名第3位,排在江蘇大學之上。
此外,南京理工大學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還被評為了B類學科專業,為南京理工大學王牌專業之一,實力雄厚,畢業生就業率也一直名列前茅!
以下為新高考網根據軟科發布的2024年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榜整理的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具體排名情況,歡迎參考!
在2024年軟科發布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大學排名中,共有106所大學上榜。其中,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位列全國第21名,僅排在中南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之后。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專業評級 | 省份 |
---|---|---|---|---|
16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A | 黑龍江 |
17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武漢大學 | A | 湖北 |
18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同濟大學 | A | 上海 |
19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中南大學 | A | 湖南 |
20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A | 江蘇 |
21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南京理工大學 | A | 江蘇 |
22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上海理工大學 | B+ | 上海 |
23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華南理工大學 | B+ | 廣東 |
24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東北大學 | B+ | 遼寧 |
25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江蘇大學 | B+ | 江蘇 |
25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山東大學 | B+ | 山東 |
在江蘇省,共有14所高校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躋身軟科專業排名榜單,南京理工大學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位列江蘇省內第3名,超越了江蘇大學。
省內排名 |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專業評級 | 城市 | 全國排名 |
---|---|---|---|---|---|
1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東南大學 | A | 南京 | 9 |
2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A | 南京 | 20 |
3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南京理工大學 | A | 南京 | 21 |
4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江蘇大學 | B+ | 鎮江 | 25 |
5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中國礦業大學 | B+ | 徐州 | 30 |
6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南京工業大學 | B+ | 南京 | 34 |
7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河海大學 | B+ | 南京 | 37 |
8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揚州大學 | B+ | 揚州 | 48 |
9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南京師范大學 | B+ | 南京 | 56 |
10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常州大學 | B+ | 常州 | 58 |
11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江蘇科技大學 | B | 鎮江 | 70 |
12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蘇州大學 | B | 蘇州 | 73 |
13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南京工程學院 | B | 南京 | 80 |
14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南京林業大學 | B | 南京 | 86 |
在最新的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榜中,南京理工大學共有63個專業上榜。其中,南京理工大學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獲得了A級評價,與此實力水平和就業率相近的專業有應用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車輛工程、生物工程等,詳見如下。
專業名稱 | 院校名稱 | 專業評級 |
---|---|---|
工業工程 | 南京理工大學 | A |
工業設計 | 南京理工大學 | A |
網絡空間安全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應用化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A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南京理工大學 | A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南京理工大學 | A |
車輛工程 | 南京理工大學 | A |
生物工程 | 南京理工大學 | A |
工程力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社會工作 | 南京理工大學 | A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南京理工大學 | A |
南京理工大學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類別為哲學類,隸屬于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一、專業介紹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成立于1986年,是“211工程”重點建設專業和品牌專業,江蘇省特色建設專業,江蘇省高等學校本科重點專業類的核心專業,江蘇省卓越工程師計劃培養專業。擁有工信部重點實驗室,具有博士點授予權。本專業以“能量高效傳輸與控制、清潔能源利用與控制、熱工測量與控制”為特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為導向,以院士、杰青帶領的教師隊伍為主體,培養了大批能源領域中能采用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知識進行新能源開發、能源高效清潔利用與環境保護、能源動力設備及系統的設計、運行、自動控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二、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自然科學知識和能源動力領域相關基礎理論,掌握現代能源科學技術,信息科學技術和管理技術,具備良好的人文科學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具有國際視野,求真務實,能開拓創新、引領發展的工程精英和社會中堅。本專業畢業生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新能源開發、能源高效清潔利用與環境保護、能源動力設備及系統的設計、運行、自動控制管理等方面工作。為培養和造就一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優秀工程人才,借鑒發達國家工程教育的成功經驗,培養和提高卓越工程師方向的大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三、畢業生能力和學分要求1.畢業生能力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能源與動力領域涉及的基礎科學理論、機械工程基礎理論、測量控制與計算機應用基本技術,接受現代科學與工程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相關技術工作和應用管理所必需的工程技術知識,具有應用所學知識提出、分析及解決能源動力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本專業學生還應具有有效的溝通與交流能力,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隊精神,對職業、社會、環境有責任感,樹立節能減排的理念。本專業畢業學生要求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1)系統掌握能源動力領域工作所需的相關數學、 自然科學知識及一定的經濟管理知識,掌握扎實的工程基礎知識和本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了解本專業的前沿發展現狀和趨勢,能夠將所學知識用于解決能源動力領域復雜工程問題。(2)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能源動力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復雜能源動力領域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3)能夠設計針對能源動力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系統、單元(部件)或工藝流程,并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4)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能源動力領域復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5)能夠針對能源動力領域復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能源動力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預測與模擬,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6)能夠基于能源動力領域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專業工程實踐和復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7)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能源動力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專業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8)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能源動力領域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9)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10)能夠就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11)理解并掌握能源動力領域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12)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四、學制與學位標準學制:四年修業年限:三至六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五、主干學科與交叉學科主干學科: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交叉學科: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六、專業核心課程工程熱力學、傳熱傳質學、流體力學、熱工過程自動調節原理、燃料與燃燒學、熱源系統與設備、熱力發動機、熱工測量原理及技術等。七、主要集中實踐環節包括認識實習、畢業實習、專業課程設計、熱工綜合實驗、金工實習、畢業設計、軍事訓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