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師范大學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山西師范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山西師范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簡稱山師大,位于華夏民族發祥地之一的古堯都山西臨汾市,是山西省高等師范教育、高等藝術教育、教育科學研究和師資培訓的中心,是山西省唯一省屬重點師范大學。教學多?實踐經驗也多?社會經驗少
口碑2:
學校是老校,有很多好老師,老教授。是山西省五所名校之一。學習氛圍很好。總得來說還不錯。
口碑3:
學校的外部條件看來有點老,宿舍樓在學校外面,還沒有高中的好,水泥地,沒有獨立衛浴沒有地板磚,是水泥地,但是學習氛圍很好。師資力量也不錯。
口碑4:
學校的師資力量和教學力量都比較好,學習氛圍比較濃厚,住宿條件也是比較好的,配套設施完善。學校中文化學都是比較強的,有化學和中文兩個博士點,學費正常,整體評價很滿意。
口碑5:
學習氛圍好,想考研,想安心學習,選擇師大是絕對沒錯的,學校要搬新校址了,相信會越來越好。周邊交通方便,尤其好吃的很多,吃貨們有口福了,目前住宿條件一般,但到了新校區應該會改善不少。
口碑6:
學風濃郁,環境優美。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宿舍很大一部分在校外,對學生的出行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不方便。學風沒有的說,是很棒的,考研率也是常年居高不下。大多數學生考研的學校都是985。
口碑7:
物價便宜,妹子多.二本中性價比比較高的一個學校了,教育類專業還是蠻不錯的就業率也好,附近的消費也不是很高,性價比超好。學生么!經濟實惠就好了
口碑8:
學校的學習氛圍很不錯,校園風景也可以,地理位置在城中,只不過不在省會,學校整體偏老,宿舍區比較擠,住宿硬件設施一般,但是晚上不斷電。
口碑9:
校園環境很好,樹木很多,古香古色學習氛圍很好,每天路過圖書館都能聽見學子的朗朗讀書聲餐廳的飯菜便宜,干凈老師和藹可親,教學水平高
口碑10:
學校的學習氛圍很不錯,校園風景也可以,地理位置在城中,只不過不在省會,學校整體偏老,宿舍區比較擠,住宿硬件設施一般,但是晚上不斷電。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山西師范大學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山西師范大學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山西師范大學全國排名第218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251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308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484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山西師范大學 | 校友會 | 218 | 山西 太原市 | 師范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山西師范大學 | 軟科 | 251 | 山西 太原市 | 師范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山西師范大學 | 武書連 | 308 | 山西 太原市 | 師范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山西師范大學 | 錄取難易度 | 484 | 山西 太原市 | 師范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山西師范大學簡介:
山西師范大學創建于1958年,前身是晉南師范專科學校,1964年升格為山西師范學院,1984年更名為山西師范大學,1990年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1999年山西省職業師范專科學校和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獨立建制)并入,2006年增列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21年從臨汾遷址太原。建校以來,學校秉承師范教育的優良傳統,不斷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本碩博培養體系完備、辦學特色鮮明的省屬重點大學,是山西省基礎教育師資培養的重要基地,山西省“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山西省高等教育“1331工程”提質增效重點建設院校,山西省高等教育百億工程高水平大學建設院校,進入教育部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著力構建更高水平師資體系。現有教職工1878人,其中專任教師1374人。擁有長江學者1人,國家杰青2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5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山西省“三晉學者”3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2人,省級教學名師24人,省高等學校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6人,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34人。柔性引進特聘教授26人,其中兩院院士4人,長江學者4人,國家杰青4人,國家優青3人。
學校科研實力逐年提升。近年來,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和863計劃、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面上/一般項目、青年項目等科研項目300余項,資助經費3億余元。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700余篇,自然科學發表SCI收錄論文1100余篇,33項成果轉化取得收益。榮獲教育部人文社科獎/科學技術獎、山西省人文社科獎/科學技術獎等省部級獎項200余項。擁有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省級重點科技創新團隊、國家級教學團隊、省級教學團隊等國家級和省部級團隊11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