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西北工業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學校環境很棒,尤其是新校區,依山傍水,學風樸實醇厚,教師科研能力強,學生綜合素質較好
口碑2:
學術研究(客觀),參考校友會網對中國理工大學的排名,西工大位于第九名(全國共189所理工類大學)。細分學科可參考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開展的學科評估。社會交流(主觀),近年來漸漸往好的方向發展,我發現有越來越多的社團開始加強與社會的交流,學生會就不說了,其他方面的社團有模聯,校友會,各類志愿者協會等,還有近期出現的學校在校內建立的創業基地,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華航澤睿,第六鏡等等,都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加強與社會的交流。但是從學校整體層面來看,由于新校區遠離西安市區,社會交流還有待提高。人文素養(主觀),由于是理工類學校,根本上就缺乏人文素養,但是我觀察到汪校長上任以來,這方面真是提升太多了。各種國家話劇社的話劇,大河之舞,戀愛的犀牛,搖滾音樂節,國學周等等活動,頻繁的時候每周都有好幾次大型文藝演出,真是滿足了我等文藝青年的需求。以我與其他理工類學校的同學交流來看,西工大在這方面做的還是非常不錯的。出國率(客觀):參考自《西北工業大學2014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西工大本科生共3494人,出國202人,出國率約為5.8%,沒有橫向參考,我也不好評價究竟處于什么水平,但估計不是很高。
口碑3:
學校是三航背景,找工作一般也都在系統內,讀研期間跟的導師一般都跟研究所有合作,找工作可以推薦,也和單位比較對口。學校學術氛圍很好,老師上課態度嚴謹,學生學習努力
口碑4:
學校的師資力量還是非常雄厚的,因為是一級保密單位,很多不能透露,能說的我就說一些,學校的科研氛圍很濃厚,大一大二在新校區還好點,有很多活動比賽可以參加,等到大三搬到老校區,會發現整個校園的氛圍和新校區徹底不一樣,活躍的氣氛少了,但是科研的氛圍十分濃厚,基本上2/3以上的本科生都會提前接觸項目,認真努力的話,能很快發表論文。學習氛圍也很濃厚,尤其考研的氛圍,大家考研熱情都很高,食堂的話,不好說,仁者見仁吧,我感覺還行,新校區的相對來說便宜很多很多,而且食堂也多;配套設施空調什么的全都有,宿舍也很不錯(對于新校區來說),搬到老校區的男生暫時還是要住在旺園,沒有空調,不過新的宿舍樓在建,估計很快就建好了;專業的話都挺好就業的,前幾院的讀研以后的出路更大,本科直接工作估計不容易,學費4950每年,應該屬于便宜的。
口碑5:
師資力量:雄厚,有很多教授,院士;
學習氛圍:濃厚,自習室能基本坐滿;
學校食堂:一般般,開放性食堂,不夠便宜,味道尚可;
生活環境:部分校外宿舍條件較差,校內宿舍不錯;
學習環境:很好,自習室很多,圖書館也很大;
學費:正常學費;
口碑6:
畢竟是軍工類的學校,學校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很強大;學校的學習氛圍濃厚,圖書館每天得早去才有位置;不過學校食堂對于剮一個南方的人來說,確實不合胃口,也能將就啊;最熱門的專業當然數三航;學校學費和其它學校差不多;
口碑7:
師資力量強大,教學水平高,學習氛圍好,食堂好吃但是有點貴,學校生活和學習環境很好,配套設施基本完善,航空航天航海專業最熱門,電子信息類的專業好就業,學校學費正常水平,同類學校中不算貴。
口碑8:
學校平臺比較大,做項目的規模和合作單位等級都遠超本科時期,項目經驗較多,相對的學術經歷會少一些,因為項目深度還是不足,可能是課題組氛圍的不同,我們組還是以項目為主。學校學習氛圍很強,能感受到大家的沖勁,而且本身就很厲害的人也很多。
口碑9:
學校坐落于秦嶺腳下,非常漂亮,學校老師都不錯,具有科研精神,那聲偏多,偏向理工科學校學習氛圍比較濃厚,這里新建的學校,圖書館很漂亮,周末時候經常和同學一起去秦嶺玩,學校食堂還可以,主要有兩個食堂,有很多當地特色的餐飲,棒棒的
口碑10:
學校整體實力側重航空航天航海、材料和電子信息,學習氛圍濃郁。學生普遍比較低調樸素、踏實,不樂于張揚。學科側重于國防科技,與現在社會經濟發展熱點有點脫節,所以造成學校在社會影響力較低,出了陜西很多人不了解西工大。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西北工業大學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西北工業大學全國排名第23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23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20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18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西北工業大學 | 校友會 | 23 | 陜西 西安市 | 理工 | 世界知名大學,中國一流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軟科 | 23 | 陜西 西安市 | 理工 | 世界知名大學,中國一流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武書連 | 20 | 陜西 西安市 | 理工 | 世界知名大學,中國一流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錄取難易度 | 18 | 陜西 西安市 | 理工 | 世界知名大學,中國一流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簡介:
學校辦學資源富集,學科特色鮮明。現有學生37000余名,教職工4100余人,占地面積310余萬平方米,設有航空、航天、航海和國際教育學院、教育實驗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等25個學院和1個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擁有72個本科專業,3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3個學科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地球科學、數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臨床醫學、環境學/生態學和農業科學11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3個學科進入前1‰,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學科群為引領,3M(材料、機械、力學)學科群、3C(計算機、通信、控制)學科群、理科學科群、人文社科學科群和交叉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為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育人成效顯著。堅持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理念,大力弘揚以“低調務實、兼收并蓄,厚積薄發、為國鑄劍”為特質的“總師育人文化”,著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追求卓越、引領未來的領軍人才。歷史上,鑄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飛行力學、航空發動機、水中兵器、火箭發動機、無人系統等7個學科的全國第一位工學博士由我校培養。據不完全統計,在我校為國防科技事業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輸送的33萬多名校友中,有50余位省部級以上領導和67位將軍、63位兩院院士。在航空領域,以楊偉、唐長紅等為代表的約半數以上的重大型號總師、副總師為我校校友。中國航空工業成立70周年紀念表彰的5位“航空報國功勛獎”獲得者中4位為我校校友,10位“航空報國杰出獎”獲得者中6位為我校校友。從2005年至今的15屆航空航天月桂獎獲獎者中,有28位在我校學習、工作過。在航天領域,從早年“航天三少帥”中的張慶偉和雷凡培,到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等,一大批杰出校友擔任大型央企及所屬企事業單位黨政領導干部及副總師以上職務,相繼為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航海領域同樣有大批的杰出校友活躍在船舶工業、水中兵器行業的重要管理崗位與核心技術崗位上,英才輩出,不勝枚舉。大批西工大學子成為行業精英、國之棟梁,在人才培養領域形成了獨有的“西工大現象”,被社會譽為“總師搖籃”。
學校堅持內培外引,師資力量雄厚。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校戰略,強化“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建設適應世界一流大學發展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統籌推進科技創新與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健全有利于人才發展和創新的評價體系。完善青年人才全鏈條培養制度,實施“翱翔人才計劃”,構建特色化階梯式人才培育體系,持續提升青年教師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能力。實施“翱翔團隊計劃”,通過個性化、有針對性的精準支持,促進團隊“培育大人才、構建大平臺、承擔大項目、產出大成果”。設立人才特區,聘請全球優秀學者,開展前沿研究,促進學科交叉融合。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環境,千方百計幫助教師成功,打造優質基礎教育,提升人才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學校匯聚了一支由360余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為骨干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包括全時兩院院士1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0人,國家級領軍人才169人,國家級青年人才185人,以及一大批行業領域專家、型號總師等國家級專家。現有國家級創新團隊33個。2023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28人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