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學院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文山學院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學校環境很好??硬件很好???位于文山市的中心位置???師資力量雄厚???學校學習氛圍很好??學生互相關愛
口碑2:
學校師資力量還可以,學習氛圍看個人,圖書館的學習氛圍還是不錯的,學校食堂的消費水平比較高,旦還是勉強能接受,最好吃的淡然是肉啦,學校生活和學習環境也都差不多。
口碑3:
所學專業就業前景差,就業壓力大,更多只能選擇食品廠上班,待遇不怎么好,,,,,,,,,,,,,,,
口碑4:
對于本科生的教學與其他工作不是很熟悉,導致沒有足夠時間準備各種考試,缺乏專門的就業指導。
口碑5:
山青水秀,非常好,環境優美,有很多實驗樓,師生團結
口碑6:
學校環境很好??硬件很好???位于文山市的中心位置???師資力量雄厚???學校學習氛圍很好??學生互相關愛
口碑7:
學校環境優美,老師認真負責。同學相處融洽。是一個不錯的學校。我們學校歷史悠久。是市里唯一一所高校。。。愛學校,愛生活。愛這片土地。。。。。
口碑8:
屬于省內中等水平的院校,工作較為難找,校園環境不錯
口碑9:
學院比較不錯吧,就是老師沒怎么為學生著想!
口碑10:
不怎么好 其實學校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看個人努力。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文山學院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文山學院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文山學院全國排名第499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586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789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698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文山學院 | 校友會 | 499 | 云南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 綜合 | 區域知名大學 |
文山學院 | 軟科 | 586 | 云南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 綜合 | 區域知名大學 |
文山學院 | 武書連 | 789 | 云南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 綜合 | 區域知名大學 |
文山學院 | 錄取難易度 | 698 | 云南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 綜合 | 區域知名大學 |
文山學院簡介:
文山學院前身是1947年2月由云南昭通南遷至文山的國立西南師范學校,1984年4月經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文山師范專科學校,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楚圖南先生為學校題寫校名,1992年更名為文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9年4月,教育部批準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8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9年,成為云南省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示范校。2022年5月,云南省教育廳與文山州人民政府簽訂共建文山學院協議,學校成為全省第一家廳州共建高校。
目前,學校占地面積874.98畝,校舍面積26.13萬平方米,圖書館紙質藏書93.1萬冊,電子圖書122萬冊,固定資產總值61063.8萬元,設備總值12805.1萬元。學校面向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4189人(本科生12202人、專科生1987人)。現有教職工653人,其中專任教師523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220人(正高職稱56人,其中二級教授2人;副高職稱164人),擁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417人(博士25人),10余位教師先后被云南師范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中醫學院、云南農業大學、云南民族大學聘為碩士生導師。學校下設文山三七研究院、文山州生物資源開發研究中心、文山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中心3個學術科研機構,建有“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三七研究基地”“云南省三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云南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10個省廳級研究中心、實驗室和專家工作站。綜合性學術期刊《文山學院學報》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學校下設教師教育學院、三七醫藥學院、人文與傳媒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冶金與環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9個二級學院,有60個本、專科專業(本科47個,專科專業13個)。現有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個,省級優勢特色重點學科1個,省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省級一流學科(B類高原學科)1個,省級特色專業(群)4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新興專業1個,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規劃教材4部,云南省突出貢獻專家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云南省教學名師2人,入選云南省技術創新人才培養計劃5人,入選云南省“興滇英才”產業創新人才3人、青年人才2人,云南省高校卓越青年教師特殊培養項目對象3人;獲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教師獲各級各類課題立項387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41項;出版學術專著32部,參編著作、教材45部,獲國家專利授權21項,實現科技成果轉化8項,13項科技成果獲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30余項獲州科學技術進步一、二、三等獎,1項獲州科學技術進步貢獻獎;發表學術論文3105篇,其中核心期刊261篇,SCI、EI收錄84篇。
學校先后被評為“云南省文明單位”“云南省文明學校”。涌現出“全國第四屆道德模范”霜福偉,中央電視臺推評的“最美村官”潘志艷、“最美鄉村教師”周鳳慧等一批享譽全國的先進典型,社會影響力明顯提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