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業大學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安徽工業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學校挺好的,在這個學校讀了七年,對學校的感情非常深厚。學校的理工科實力較強,尤其是冶金、材料、化工方面,辦學特色鮮明,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商學院、電氣、機械等學院也在迎頭趕上,所以學校的綜合實力還是很不錯的。
口碑2:
學校地理位置一般,教師水平一般,交通不方便,工科比較好,文科不好。圖書館還是不錯的。呵呵
口碑3:
老師認真負責,住宿條件一般,安徽工業大學是安徽省重點大學,工科實力在省內僅次于合肥工業大學,冶金、材料、機械、化工是最強的幾個專業我校于1985年開始聯合培養碩士生,1990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1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2個工程領域以及工商管理碩士(MBA)、會計碩士和資產評估碩士培養單位。擁有1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鋼制品檢測中心,12個省級重點學科,15個教育部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基地)。1996年起與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等高校和科研單位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工作。
口碑4:
學校分為兩個校區,東校區和本部,本部在市區,而東區在郊區,東區的話比較新,但是本部比較方便,因為在市區所以平時吃飯唱歌的話都很近,東區的話一般就要打車了.
口碑5:
學校在馬鞍山,雖然離南京比較近,但發展程度不是很高,城市老齡化比較嚴重,像我大四,學校的師資力量比較雄厚,教學水平一般,學習氛圍也不是很好,圖書館只有快考試的時候人才會多,食堂倒是都挺好吃的。因為馬鋼的原因,冶金,材料,化學是我們學校的王牌專業,但現在也不太行了。總體在安徽還是能排前五的。
口碑6:
學校大,環境好,最喜歡圖書館。學校現在還在建設新的體育館,估計等我畢業了就建好了。學校現在建設的很好。不過也有一些老宿舍,希望可以改建重修吧
口碑7:
學校蓬勃發展中。地處南京附近。交通便利。學校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圍繞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
口碑8:
優點:學校占地面積較大,有專門的操場和體育館可供同學們使用;環境氛圍較好,圖書館藏書很多很多,夠你大學四年看的。缺點:學校位置比較偏,離市中心有一段距離,不過交通交通便利,距離也不是問題。
口碑9:
感覺還行,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比較強勢的一個專業,土木相對冶金專業有點差
口碑10:
優點:學風良好,設施齊全,教師授課認真負責
缺點:住宿條件有待提升,應該多給學生提供實踐經歷,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安徽工業大學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安徽工業大學全國排名第205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185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235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383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安徽工業大學 | 校友會 | 205 | 安徽 馬鞍山市 | 理工 | 中國知名大學,區域一流大學 |
安徽工業大學 | 軟科 | 185 | 安徽 馬鞍山市 | 理工 | 中國知名大學,區域一流大學 |
安徽工業大學 | 武書連 | 235 | 安徽 馬鞍山市 | 理工 | 中國知名大學,區域一流大學 |
安徽工業大學 | 錄取難易度 | 383 | 安徽 馬鞍山市 | 理工 | 中國知名大學,區域一流大學 |
安徽工業大學簡介:
安徽工業大學坐落于長三角與南京毗鄰的全國文明城市——安徽省馬鞍山市。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58年的馬鞍山鋼鐵工業學校;1977年經國務院批準組建馬鞍山鋼鐵學院,隸屬于原冶金工業部;1985年更名為華東冶金學院;1998年劃轉安徽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0年經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華東冶金學院和安徽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安徽工業大學。
現有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4個,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3門;國家級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省級特色(品牌)、綜合改革試點、振興計劃專業47個;15個專業通過了教育部和住建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評估),位居省屬高校首位、全國高校第54位。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3個學科持續保持全球ESI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進入全球前2.4‰、材料科學進入全球前3.4‰、化學進入全球前5‰;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化學入選安徽省高峰學科,納米科學與工程、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電子信息獲批省級高峰培育學科;5個學科在新一輪學科評估中提檔進位;學校在2023年中國內地高校ESI排名第198位。現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33個,“特殊服役環境的智能裝備制造”平臺獲批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獲批成立ISO-TC107/SC9PVD(物理氣相沉積涂層)國際標準分委會。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步入全國第一方陣,畢業生社會競爭力不斷增強。將創新創業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養方案,開創的“培養創新意識、激發創造潛力、體驗創新過程”“三步法”創新人才培養之路,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十四五”以來,大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國際獎58項、國家級獎1385項、省級獎3359項,在中國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等A類賽事中獲國家級一等獎29項,5個項目入選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改革成果項目,其中1項獲得改革成果類最佳創意獎(全國僅21項);2023年,學校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中獲得金獎2項、銀獎3項,居全省高校第一位、全國高校第38位。在校生曾獲省屬高校第一個“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全國特等獎、第一個全國“優勝杯”,金鷹創新創業團隊入選全國首批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1個創新創業典型獲評“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榮獲2項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實現機器人世界杯(Robocup)中國賽“七冠四亞一季”。大學生畢業去向落實率穩定在95%以上,畢業去向呈現出“立足安徽、面向長三角、輻射全國”的特征,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政治表現、業務能力、創新能力、適應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評價滿意度達98%。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