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學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安徽工程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安徽工程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的省屬多學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點建設院校,坐落在國家級開放城市蕪湖。?校訓是尚德敏學?唯實惟新?,師資力量比較好的,周圍就業企業也較多。
口碑2:
學校基礎設施較差,每天早晨簽到,晚上晚自習。學到東西需要自己主動,老師較好,比較容易說話。食堂飯食不錯,價格較為便宜。學習氛圍還行,圖書館座無虛席。
口碑3:
學校現有9個一級學科和3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領域工程碩士授權點;有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紡織工程、發酵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設計藝術學等6個省級重點學科;有國家級紡織行業創新服務中心、“設計藝術研究中心”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安徽省紡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微生物發酵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汽車新技術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工程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有安徽省紡織行業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安徽省生物制品與食品檢測檢驗及其標準化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和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
口碑4:
學校現在早上要跑步,以前我們還是早簽到就行了,不過食堂挺多的,藝術學院還是很厲害的,專業每年都有很多人拿獎,現在在建新校門,不知道為啥還沒到60個字
口碑5:
學校師資力量較好,學習氛圍不夠,校園生活活動豐富,平時能得到較多的學習機會和社會經歷,但是學校在學術方面的學生培養方面還不夠,許多的實驗學習機會不夠,學生不能夠充分的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口碑6:
學校食堂有5個,菜品提供很充足,但是宿舍不好,因為電梯,每天要爬六樓,很累,而且沒有衛生間。校內活動還是很多的,科目競賽,演講比賽,辯論會,十佳歌手,建模大賽等。
口碑7:
學習氛圍濃厚,師資力量強大,學校地理位置優越,環境美麗。一共七個食堂,個人認為七個食堂各有特色。理科相關專業最好。學校辦學指導思想明確,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與和諧興校”的辦學理念和“誠實做人、踏實做事、扎實做學問”的育人理念,以“尚德敏學、唯實惟新”為校訓,實施“人才強校、創新驅動、開放辦學、特色發展”戰略,堅持走深度融合地方經濟建設,產學研用相結合,積極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口碑8:
學校占地兩千多畝,坐落在國家創新型城市蕪湖背倚神山,校內有河流穿過,校園風景優美。學校于2020年投入使用新校區-安徽工程大學國際工程師學院,該校區投入了7,8億資金,各方面條件都非常好。學校食堂很多,有五個,且食堂不僅飯菜好吃而且環境幽雅,學校創新能力很強,老師們都很負責,學生專業素質強就業率非常高,企業認可度高,學校也是很有活力的學校,不斷進步。
口碑9:
校園環境優美,師資力量尚可,學習氣氛一般,最熱門專業為機械專業,很好就業。在所屬行業中有較高認可。
口碑10:
學校工科為主,質量管理工程屬于管理工程學院,師資力量還是可以的,但和一流學校還是有點差距的,學校建設很不錯,活動豐富,圖書館藏書很多,輝煌氣派。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安徽工程大學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安徽工程大學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安徽工程大學全國排名第277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260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325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400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安徽工程大學 | 校友會 | 277 | 安徽 蕪湖市 | 理工 | 區域知名大學 |
安徽工程大學 | 軟科 | 260 | 安徽 蕪湖市 | 理工 | 區域知名大學 |
安徽工程大學 | 武書連 | 325 | 安徽 蕪湖市 | 理工 | 區域知名大學 |
安徽工程大學 | 錄取難易度 | 400 | 安徽 蕪湖市 | 理工 | 區域知名大學 |
安徽工程大學簡介:
安徽工程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的省屬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點建設院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建設高校,國家知識產權改革試點高校,安徽省高校綜合改革首批試點院校,安徽省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高校創新自主權改革試點單位,安徽省首批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安徽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重點建設單位。學校坐落在國家級開放城市蕪湖,辦學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內思高級職業學校,歷經蕪湖電機制造學校(隸屬于原國家第一機械工業部)、蕪湖機械學校、安徽機電學院、安徽工程科技學院等辦學階段,2003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0年更名為安徽工程大學。
學校設有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等18個二級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依托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智能科學與技術等新工科專業在安徽省高校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學院。深化“更交叉、更專業、更融合、更個性、更卓越”個性化人才培養改革,有60余個本科專業,涵蓋工、理、文、管、經、法、藝等門類,其中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9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9個,國家級、省級特色(品牌)專業16個,國家級、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5個,10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5個專業通過長三角新文科專業認證;獲批國家級、省級一流課程80余門;獲批國家級、省級卓越及拔尖人才培養相關項目37項,國家級、省級“四新”研究與實踐項目34項;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83項;現有國家級、省級、校級產業學院13個,其中機器人現代產業學院為國家首批現代產業學院,汽車現代產業學院為全省首個;建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022年入選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獲批國家級本科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級本科教學成果獎108項。現有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個自主設置交叉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建有省級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6個,省級專業學位案例庫2個,研究生教學成果獲得安徽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等共14個,獲批省級研究生質量工程項目共74項。
學校堅持“立足地方、融入長三角、輻射全國”的服務面向,圍繞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不斷深化校地、校企產學研合作,服務支撐“三地一區”戰略定位和“七個強省”奮斗目標,深入推動區域融合、校企融合、產教融合。與14個市級、區級地方政府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與蕪湖市共建安徽工程大學國際工程師學院,全力打造“國際化、工程化、企業化、多元化”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示范區、產學研用一體化科技孵化基地;共建安普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并獲批安徽省首批新型研發機構。按照“學校布點,學院設點,團隊蹲點”思路,推進“一學院一中心”建設,目前共建中心(研究院/實驗室)10余個。率先實行“科技副總”選派機制,目前共選派28名優秀教師掛任企業“科技副總”。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產學研融合與科技成果轉化,學校首批科技成果群作價入股成功落地。與無為市成立蕪湖市綠色食品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與地方共建宣城產業技術研究院、增材制造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與奇瑞控股集團共建卓越工程師學院(奇瑞學院)。與海螺集團、安徽叉車集團、中國通服安徽公司、百度公司、蕪湖長信科技、海螺創業、天馬微電子、緯湃電子等國內大型知名企業開展產教融合深度合作。與美、英、法、德、意、韓、日、泰、烏克蘭、馬來西亞等國和臺灣地區的40余所知名大學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積極開展合作辦學、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等活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