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師范大學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安徽師范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我們學校師資力量還是不錯的,老師們都很盡職盡責;校園環境很好,綠化很棒;宿舍環境也很好,如果里面配有洗浴室就更好了。學生們的學習氛圍也很濃厚,總之,在安師大學習的這段期間還是挺快樂的!
口碑2:
嗯,學校年份很久,老牌一本,學風很正,要求算是比較嚴格,作為工科生課真的很多,還有期中考試單元考試等等,校區在老小區,很有韻味,妹子很多,但大多不化妝專心于學習。總體還是可以的,關于找工作我也沒啥經驗…關鍵還是看個人能力吧
口碑3:
一所功過相抵的師范大學,省部共建非211.985,總體學習氛圍尚好,專業教師素養較高,近年來發展速度在加快,平臺在拓寬
口碑4:
安徽師范大學英語和化學特別強??校園內的學習氛圍濃重??師范類的都是好專業??不過建議理工類的就不要報了??因為感覺不太好??有點水?畢竟是偏文科的學校
口碑5:
首先看你是哪里人了,如果你是安徽人的話,而且以后想從事教師這個行業并在安徽發展,那么這所學校還是不錯的。
當然也要看你的分。我是江蘇人,因為當時分數不高,就報了省外的,沒想到安師大在本省還是一本招生,最起碼從我當時的分數來講,我報的還是非常好的,比留在省內上三流大學好。
如果你不是安徽人,而且分數比較高的話就不建議你報了,因為畢竟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安徽省教育廳沒有這么多的資金往高等教育上投資,有的錢都投到合肥了,你看看合肥的建設和蕪湖的建設就能很明顯的感覺到。
其次要看你想學什么專業,師范類專業肯定是強項,而且每年安師大的考研率非常高,其他師范類大學也認我們學校的這塊牌子,最起碼我們中文系是這樣。考上華師大、南師大、北師大的同學一提到自己老師的名字,行內都知道。
最后,要看自己付出的努力。我們畢業一年了,有在家沒有工作不求上進的,也有很多考上公務員、事業單位的,去北大讀研的也有,就看自己付出多少的努力了。
口碑6:
學習氛圍挺好的,感覺身邊人對于學習都還挺認真的,好像沒看到有誰態度特別不端正的吧,畢竟也是老牌學校了高中沒點認真學習向上的態度也考不進來哈哈哈哈哈。圖書館里面自習的人也挺多,當然了考試前夕格外地多otz食堂很好吃,宿舍環境還不錯,對比其他學校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么?反正我覺得各方面都挺好的吧。
口碑7:
安徽師范大學是安徽省重點師范大學,為全國培養了無數人民教師,這里學術氛圍好,學生們都非常認真努力,北校區依山而建,非常美麗有味道。沙溢和梁靜主演的電視劇《我的博士老公》就是在安徽師范大學大學北校區拍攝的。南校區面積大,規劃得非常先進,非常好。
口碑8:
學校非常好?教學質量優良?環境優美?校風非常好?我的導師對我像自己的家人一樣?學校硬件設施齊全?圖書館寬敞明亮?我也不知道要表達什么了?我很感謝安徽師范大學給我這個機會?謝謝?希望大家都報考
口碑9:
學校學風不錯,但學校比較窮,教學設施陳舊,教學樓和宿舍樓破舊,住宿條件一般,食堂飯菜味道還行,價格一食堂比較坑,二食堂很便宜。學校官僚主義作風較為嚴重,稀奇古怪規定也多,總得來說,能考高一點就往別的學校去吧,一本邊緣的來上還是可以的,比二本強。
口碑10:
城市是小城市,學校不錯,是學習的好地方,基礎設施也不錯,但某些學院的領導可能會比僅較死板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安徽師范大學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安徽師范大學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安徽師范大學全國排名第120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139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170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184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安徽師范大學 | 校友會 | 120 | 安徽 蕪湖市 | 師范 | 世界知名大學,中國高水平大學 |
安徽師范大學 | 軟科 | 139 | 安徽 蕪湖市 | 師范 | 世界知名大學,中國高水平大學 |
安徽師范大學 | 武書連 | 170 | 安徽 蕪湖市 | 師范 | 世界知名大學,中國高水平大學 |
安徽師范大學 | 錄取難易度 | 184 | 安徽 蕪湖市 | 師范 | 世界知名大學,中國高水平大學 |
安徽師范大學簡介:
安徽師范大學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學府,坐落在具有“徽風皖韻、千湖之城”美譽的國家級開放城市——蕪湖,瀕臨浩瀚長江,傍依靈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匯安徽人文之靈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優先建設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省唯一)、全國首批省委宣傳部與學校共建新聞學院試點單位,榮獲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學校現有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歷史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地理與旅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生態與環境學院等18個學院以及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并辦有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附中、附小和附幼。
學校現有教職工2712人(不含“三附”),其中專任教師1889人,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級職稱教職工1063人。學校擁有院士1人,聘任院士2人,擁有“長江”7人,國家“杰青”9人,“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人、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教學名師2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千人”2人,中科院“百人”5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人,國家“優青”4人,海外“優青”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5人,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等3人,共有在職的省級以上人才稱號(榮譽)教師600余人次。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51個,省級教學名師24人,省級教壇新秀45人。各類在籍學生56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30400余人、研究生78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70余人)、留學生190余人、繼續教育學生18000余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