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yè)大學是幾本
通過中國礦業(yè)大學近幾年在各地錄取批次得知:中國礦業(yè)大學在陜西、新疆、四川、內蒙古等省都是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所以中國礦業(yè)大學是一本大學,它還是211、雙一流大學。
中國礦業(yè)大學各省市錄取批次
省份 | 類型 | 文理科(招生批次) | 年份 | 最低分數(shù)線/位次 | 省控線 |
---|---|---|---|---|---|
新疆 | 國家及地方專項 | 文科(國家及地方專項、南疆單列、對口援疆計劃本科一批次) | 2024 | 489 / - | 425 |
云南 | 普通類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610 / 2162 | 550 |
河南 | 普通類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584 / 4004 | 521 |
新疆 | 普通類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493 / - | 425 |
四川 | 普通類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576 / 4213 | 529 |
寧夏 | 普通類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546 / 1128 | 496 |
陜西 | 普通類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550 / 3248 | 488 |
陜西 | 國家專項計劃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517 / 7519 | 488 |
山西 | 普通類 | 文科(本科一批A段) | 2024 | 562 / 2272 | 516 |
新疆 | 南疆單列 | 理科(國家及地方專項、南疆單列、對口援疆計劃本科一批次) | 2024 | 450 / - | 390 |
新疆 | 國家及地方專項 | 理科(國家及地方專項、南疆單列、對口援疆計劃本科一批次) | 2024 | 447 / - | 390 |
云南 | 普通類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92 / 9890 | 505 |
云南 | 中外合作辦學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68 / 17436 | 505 |
內蒙古 | 普通類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12 / 18725 | 471 |
河南 | 普通類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98 / 25049 | 511 |
河南 | 較高收費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71 / 48594 | 511 |
新疆 | 普通類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488 / - | 390 |
新疆 | 中外合作辦學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457 / - | 390 |
四川 | 普通類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611 / 19766 | 539 |
四川 | 中外合作辦學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67 / 52970 | 539 |
寧夏 | 普通類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03 / 4724 | 432 |
陜西 | 普通類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76 / 14573 | 475 |
陜西 | 國家專項計劃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40 / 26281 | 475 |
陜西 | 中外合作辦學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32 / 29384 | 475 |
山西 | 普通類 | 理科(本科一批A1段) | 2024 | 544 / 25827 | 506 |
山西 | 普通類 | 理科(本科一批A段) | 2024 | 588 / 10571 | 506 |
查看更多數(shù)據(jù):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中國礦業(yè)大學辦學層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是 |
是否是雙一流 | 是 | 主管單位 | 教育部 |
創(chuàng)建時間 | 1909年 | 博士點數(shù)量 | 18 |
碩士點數(shù)量 | 36 | 學校類型 | 綜合 |
所在城市 | 江蘇 徐州市 | 辦學層次 | 世界知名大學,中國一流大學 |
中國礦業(yè)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高校,是教育部、應急管理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進入國家“211工程”“985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項目”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學校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和碩士授予權的高校之一,設有國家批準的研究生院。學校現(xiàn)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稱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徐州市,有文昌和南湖兩個校園,占地42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156萬平方米,館藏圖書文獻2000多萬冊(件)。學校現(xiàn)有2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江蘇省優(yōu)勢學科、7個江蘇省重點學科;1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專業(yè)學位博士點,3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0個專業(yè)學位碩士點。學校設23個學院,74個本科專業(yè),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600余人,各類博士、碩士研究生13300余人,留學生680余人,繼續(xù)教育學生10000余人;有教職工3450余人;有8個國家級科研平臺,50個省部級科研平臺,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另設有1個獨立學院徐海學院。
學校堅持“四個面向”,強化有組織的科研攻關,不斷提高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學校擁有5個全國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qū)域研究中心,39個其他省部級科研平臺。學校在深圳、北京、新疆、貴州等地分別設立深圳研究院、能源資源戰(zhàn)略發(fā)展研究院、西部能源研究院、貴州研究院,在校內組建碳中和研究院、物聯(lián)網(wǎng)(感知礦山)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3個交叉學科直屬科研機構,與徐州地方政府和企業(yè)共建深地科學與工程云龍湖實驗室、徐州市生態(tài)文明建設研究院、中國礦大-徐工礦業(yè)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等6個對外合作科研平臺。“十二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包括國家“863計劃”、“973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fā)計劃、科技創(chuàng)新2030-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000余項,其中在2022年獲批國家部委推薦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36項,1項成果入選“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2023年到賬科研經(jīng)費12.6億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