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寧夏高考物理類615分左右(613分、614分、615分、616分、61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寧夏理科考生61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寧夏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寧夏高考分數線,寧夏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32分。寧夏理科615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寧夏物理類61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5所):
省外:西安交通大學(最低612分)、東南大學(最低607分)、華中科技大學(最低604分)、南開大學(最低598分)、西北工業大學(最低596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寧夏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61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244名到第260名,共有17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寧夏物理類61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西安交通大學 | 公辦 | 612 | 304 | 本一 |
2 | 同濟大學 | 公辦 | 607 | 355 | 本一 |
3 | 東南大學 | 公辦 | 607 | 355 | 本一 |
4 | 華中科技大學 | 公辦 | 604 | 394 | 本一 |
5 | 南開大學 | 公辦 | 598 | 484 | 本一 |
6 | 西北工業大學 | 公辦 | 596 | 519 | 本一 |
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民族班) | 公辦 | 594 | 552 | 本一 |
8 | 電子科技大學 | 公辦 | 594 | 552 | 本一 |
9 |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 公辦 | 593 | 572 | 本一 |
10 | 大連理工大學 | 公辦 | 593 | 572 | 本一 |
以上“2025年寧夏高考物理類61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寧夏錄取線都在615分左右(共有11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同濟大學簡介:
同濟的100年,是與中華民族命運休戚與共的100年;
“同濟天下,崇尚科學,創新引領,追求卓越”。今天的同濟大學正朝著“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建設成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奮力前行!
西北工業大學簡介:
學校辦學資源富集,學科特色鮮明。現有學生37000余名,教職工4100余人,占地面積310余萬平方米,設有航空、航天、航海和國際教育學院、教育實驗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等25個學院和1個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擁有72個本科專業,3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3個學科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地球科學、數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臨床醫學、環境學/生態學和農業科學11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3個學科進入前1‰,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學科群為引領,3M(材料、機械、力學)學科群、3C(計算機、通信、控制)學科群、理科學科群、人文社科學科群和交叉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為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校加強教育研究,教學成果豐碩。在代表全國教育教學最高榮譽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學校屢獲佳績,2014年以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8項(其中作為牽頭單位獲獎7項),二等獎22項(其中作為牽頭單位獲獎19項)。建有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入選首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試點牽頭建設單位。學校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獲得首批“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智能制造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國家大學科技園2020年獲批“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2021年獲評“全國優秀國家大學科技園”,2023年獲國務院“真抓實干督查激勵”表彰。近年來,我校學生在國內外競賽中屢創佳績,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全國賽中累計獲得26金20銀,“翱翔系列微小衛星”斬獲第二屆全國總冠軍。2023年,學校以8項金獎位居“高教主賽道”全國高校第一名,以17項金獎的獲金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二名。在中國機器人大賽、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大賽、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等多項賽事中,學校獲獎數量均位居全國前列。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簡介:
哈爾濱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哈工大)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學校于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2000年與同根同源的哈爾濱建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2022年8個學科入選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名單。學校擁有9個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6個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學校有10個一級學科排名位居全國前五位,其中力學學科排名全國第一。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哈工大共有17個學科位列A類,學科優秀率(A類學科占授權學科的比例)位列全國第六位,A類學科數量位列全國第八位,工科A類數量位列全國第二位。現有兩院院士39人(含雙聘)、國家級高層次人才304人、國家級青年人才225人,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威海校區傳承哈工大“政治引領、典型引路、品牌帶動、校訓育人”的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傳統,扎實推進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在黨建“雙創”工作中,涌現出全國樣板支部、山東省標桿院系和樣板支部等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獲評工信部部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百佳案例、山東省高校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突破項目優秀成果。譚憶秋教授獲全國創新爭先獎,于長軍同志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獲評2022年度“齊魯最美教師”,錢宏亮教授榮獲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