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高考歷史類660分左右(658分、659分、660分、661分、66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江西歷史類考生66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江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江西高考分數線,江西歷史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63分。江西歷史類660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江西歷史類66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5所):
省外:北京大學(最低661分)、上海交通大學(最低652分)、中國人民大學(最低649分)、中國人民大學(最低647分)、中國人民大學(最低646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江西歷史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66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28名到第28名,共有1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江西歷史類66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北京大學 | 公辦 | 661 | 27 | 本科 |
2 | 上海交通大學 | 公辦 | 652 | 74 | 本科 |
3 | 清華大學 | 公辦 | 649 | 95 | 本科 |
4 | 中國人民大學 | 公辦 | 649 | 91 | 本科 |
5 | 中國人民大學 | 公辦 | 647 | 111 | 本科 |
6 | 復旦大學 | 公辦 | 646 | 113 | 本科 |
7 | 中國人民大學 | 公辦 | 646 | 116 | 本科 |
8 | 復旦大學 | 公辦 | 643 | 154 | 本科 |
9 | 南京大學 | 公辦 | 643 | 158 | 本科 |
10 | 中國人民大學 | 公辦 | 642 | 170 | 本科 |
以上“2025年江西高考歷史類66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江西錄取線都在660分左右(共有14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北京大學簡介:
北京大學創辦于1898年,是戊戌變法的產物,也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興學圖強的結果,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為現名。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并包主義”,對北京大學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以及魯迅、胡適、李四光等一批杰出人士都曾在北京大學任教或任職。
南京大學簡介:
南京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其前身是創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于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師范等部分院系后與創辦于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學。校址從四牌樓遷至鼓樓金大原址。
自上世紀初建校以來,南京大學就一直是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最活躍的中國大學之一,與世界上眾多一流大學和高水平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協作關系。其中,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的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舉辦三十多年,它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后最早實施的高等教育國際合作長期項目,為中美文化交流事業培養了眾多骨干人才,在海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日益交融、命運與共的當代世界格局中,南京大學正深入實施《全球開放發展戰略(2020-2030)》,不斷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探索全球合作新機制,為促進多元文化的互通交融、人類的和平與發展而不懈努力。
中國人民大學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華北大學。學校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始終得到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高度重視。
中國人民大學以“獨樹一幟的人文社會科學”為學科整體建設目標,致力于構建“引領的馬克思主義學科,卓越的基礎學科、頂尖的社科學科、創新的交叉學科”學科布局。目前學校擁有8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8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均居全國第一。學校設有學士學位專業8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5個,專業學位類別碩士學位授權點32個、專業學位類別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1個。在教育部2017年公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中國人民大學獲評A類學科的總數共14個,其中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獲評A+,政治學、哲學獲評A,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中國史、中國語言文學獲評A-,A+學科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四;在教育部首輪“雙一流”建設評價中,學校14個一流學科表現優異,繼續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理工學科按照“卓越的基礎學科”定位不斷優化布局并迅速發展,有力推動了學校創新交叉學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