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寧夏高考物理類485分左右(483分、484分、485分、486分、48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寧夏理科考生48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寧夏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寧夏高考分數線,寧夏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32分。寧夏理科485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寧夏物理類48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6所):
省內:寧夏大學(最低464分)。
省外: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最低484分)、東北財經大學(最低483分)、廣東醫科大學(最低488分)、東北電力大學(最低482分)、廣州中醫藥大學(最低480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寧夏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8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6313名到第6416名,共有104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寧夏物理類48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寧夏大學 | 公辦 | 464 | 8960 | 本一 |
2、2025寧夏物理類48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公辦 | 484 | 6535 | 本一 |
2 | 東北財經大學 | 公辦 | 483 | 6646 | 本一 |
3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公辦 | 488 | 6101 | 本一 |
4 | 廣東醫科大學 | 公辦 | 488 | 6101 | 本一 |
5 | 廣東工業大學 | 公辦 | 482 | 6750 | 本一 |
6 | 廣西大學 | 公辦 | 482 | 6750 | 本一 |
7 | 湘潭大學 | 公辦 | 482 | 6750 | 本一 |
8 | 東北電力大學 | 公辦 | 482 | 6750 | 本一 |
9 | 寧波大學 | 公辦 | 480 | 6986 | 本一 |
10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480 | 6986 | 本一 |
以上“2025年寧夏高考物理類48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寧夏錄取線都在485分左右(共有58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東北財經大學簡介:
東北財經大學以“培育卓越財經人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使命,是一所突出經濟學、管理學優勢和特色,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研究型大學。學校坐落于美麗的海濱城市遼寧省大連市,總占地面積65萬平方米,是“遼寧最美校園”“遼寧省文明校園”。
學校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拓展國際交流,堅持高標準國際化,目前已與世界27個國家和地區的139所高等院校、8個國際機構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友好合作關系,與其中50余所大學開展著長期穩定的交往合作。設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薩里國際學院,開展“留學不出國”的全日制本科教育。與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澳大利亞科廷大學、英國奧斯特大學合作建有4個獲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建有國內首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研究中心,是國內首家參與并獲得“中外合作辦學質量認證”的高校。與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合作共建出國留學培訓基地,開展跨境教育。
廣西大學簡介:
廣西大學坐落于素有“中國綠城”之稱的廣西首府南寧,是廣西唯一的國家“211工程”建設學校,“雙一流”建設高校,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部區合建”高校。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哲、經、法、教、文、理、工、農、醫、管、藝等11大門類,一級學科38個,2024年招生本科專業67個,其中15個專業按7個大類招生。現有1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2個“部區合建”一流學科群,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2個廣西一流學科,46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其中工程學、材料科學、農業科學、植物與動物科學、化學、環境/生態學、生物與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和地球科學9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1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和1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級高校引智平臺、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2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1個農業農村部國際農業科技創新院、1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等一批國家和部級科研平臺,以及45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4個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3個廣西特色新型智庫聯盟成員等。學校積極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與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的280余所高校及學術機構簽署了學術合作交流協議,與東盟十國90余所高校及學術機構合作交流密切。
廣州中醫藥大學簡介:
廣州中醫藥大學是首批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廣東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也是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中醫藥高校。學校肇始于1924年創辦的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1936年更名為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1952年建設成為廣東中醫進修學校,1956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廣州中醫學院,是新中國首批四所高等中醫藥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正式更名為廣州中醫藥大學。
學校堅持社會服務,加強高端醫療資源建設。現有直屬附屬醫院4所,與政府共建醫院8所,有非直屬附屬醫院30家。第一、二附屬醫院入選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輸出醫院、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廣東省高水平醫院重點建設單位,成為廣東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醫院。其中,第一附屬醫院還是國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是“全國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最多的醫院之一”;第二附屬醫院連續10年位居“中國中醫醫院·競爭力100強”榜首,連續5年位列全國中醫醫院科技量值第一。第三附屬醫院是廣東省三級甲等骨傷專科醫院,以中醫骨傷科為醫院的龍頭專科。廣東中醫藥博物館是全國高校首批國家二級博物館,與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首批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