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陜西高考物理類555分左右(553分、554分、555分、556分、55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陜西理科考生55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陜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陜西高考分數線,陜西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75分。陜西理科555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陜西物理類55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長安大學(中外合作)(最低557分)、長安大學(國家專項)(最低555分)、西北大學(中外合作)(最低558分)、西北大學(文物類中外合作)(最低547分)、西北大學(國家專項)(最低547分)。
省外:廣州中醫藥大學(最低557分)、江蘇大學(最低556分)、成都中醫藥大學(最低555分)、重慶醫科大學(最低554分)、河北工業大學(中外合作)(最低55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陜西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5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20797名到第21119名,共有323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陜西物理類55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長安大學(中外合作) | 公辦 | 557 | 20195 | 本一 |
2 | 長安大學(國家專項) | 公辦 | 555 | 20907 | 本一 |
3 | 西北大學(中外合作) | 公辦 | 558 | 19984 | 本一 |
4 | 西北大學(文物類中外合作) | 公辦 | 547 | 23592 | 本一 |
5 | 西北大學(國家專項) | 公辦 | 547 | 23669 | 本一 |
2、2025陜西物理類55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東北師范大學(會計中外合作) | 公辦 | 557 | 20247 | 本一 |
2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557 | 20319 | 本一 |
3 | 南京農業大學 | 公辦 | 556 | 20685 | 本一 |
4 | 江蘇大學 | 公辦 | 556 | 20791 | 本一 |
5 | 山東大學(國家專項) | 公辦 | 555 | 21099 | 本一 |
6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555 | 21020 | 本一 |
7 |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專項) | 公辦 | 554 | 21278 | 本一 |
8 | 重慶醫科大學 | 公辦 | 554 | 21147 | 本一 |
9 | 重慶大學(預科) | 公辦 | 553 | 21502 | 本一 |
10 | 河北工業大學(中外合作) | 公辦 | 553 | 21643 | 本一 |
以上“2025年陜西高考物理類55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陜西錄取線都在555分左右(共有84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長安大學簡介:
長安大學直屬國家教育部,是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設有25個學院(系、中心),具備覆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法學、文學、農學8大門類,貫通學士、碩士、博士教育培養全過程的學位授予體系。新時代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設立了現代交通研究院、秦嶺生態環境研究院、黃河研究院、川藏鐵路工程研究院、雄安現代產業研究院等一批實體研究院。現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3人,教授、副教授1400余人,博士生導師433人、碩士生導師1113人。擁有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的各類杰出人才逾百人。現有全日制本科生2.5萬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2萬余人,來華留學生1700余人。
西北大學簡介:
西北大學肇始于1902年的陜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速成科仕學館。1912年始稱西北大學。1923年改為國立西北大學。1937年西遷來陜的國立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組成國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1939年復稱國立西北大學。新中國成立后為教育部直屬綜合大學。1950年復名西北大學。1958年改隸陜西省主管。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現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建設院校、教育部與陜西省共建高校。
學校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二等獎,中國專利金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等重大獎勵。
西北大學簡介:
西北大學肇始于1902年的陜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速成科仕學館。1912年始稱西北大學。1923年改為國立西北大學。1937年西遷來陜的國立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組成國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1939年復稱國立西北大學。新中國成立后為教育部直屬綜合大學。1950年復名西北大學。1958年改隸陜西省主管。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現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建設院校、教育部與陜西省共建高校。
學校現有太白校區、桃園校區、長安校區三個校區,總占地面積2360余畝。現有24個院(系)和研究生院、1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個直屬附屬醫院、7個非直屬附屬醫院。設有87個本科專業,其中37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校現有2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其中一級學科23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5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一級學科37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0個),2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現有地質學、考古學2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涵蓋5個二級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學校現有3個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7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并設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7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學校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1個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3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3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籌);1個國家級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1個中央統戰部、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民委四部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備案中心,1個國家民委“一帶一路”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14個省部級科研基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