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西高考歷史類670分左右(668分、669分、670分、671分、67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廣西歷史類考生67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廣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廣西高考分數線,廣西歷史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00分。廣西歷史類670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廣西歷史類67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5所):
省外:北京大學(最低671分)、復旦大學(最低666分)、上海交通大學(最低661分)、復旦大學(最低658分)、中國人民大學(最低656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廣西歷史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67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21名到第21名,共有1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廣西歷史類67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北京大學 | 公辦 | 671 | 20 | 本科 |
2 | 復旦大學 | 公辦 | 666 | 30 | 本科 |
3 | 上海交通大學 | 公辦 | 661 | 45 | 本科 |
4 | 復旦大學 | 公辦 | 658 | 57 | 本科 |
5 | 中國人民大學 | 公辦 | 656 | 64 | 本科 |
6 | 中國人民大學 | 公辦 | 655 | 71 | 本科 |
7 | 浙江大學 | 公辦 | 652 | 87 | 本科 |
8 | 南京大學 | 公辦 | 651 | 93 | 本科 |
9 | 清華大學 | 公辦 | 650 | 96 | 本科 |
以上“2025年廣西高考歷史類67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廣西錄取線都在670分左右(共有9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復旦大學簡介:
復旦大學校名取自《尚書大傳》之“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始創于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1917年定名為復旦大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醫科大學前身是1927年創辦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2000年,復旦大學與上海醫科大學合并。目前,學校擁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2個學科門類;2021年,學校20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比首輪增加3個入選學科。
目前,復旦大學有直屬院(系)35個,附屬醫院18家(其中2家籌建)。學校設有本科專業80個,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6個(含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7個。在校普通本科生15303人,研究生36690人(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陸港澳臺生),學歷留學生2535人。在校教學科研人員3621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含雙聘)59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資深教授15人,獲得各類國家級人才計劃767人,占師資隊伍比重近21%。
浙江大學簡介:
浙江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的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大學,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3個門類,設有7個學部、40個專業學院(系)、1個工程師學院、2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7家直屬附屬醫院。學校現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舟山、海寧等7個校區,占地面積7390613平方米,圖書館總藏書量808.6萬冊。截至2023年底,學校有全日制學生67656人、國際學生5514人、教職工9557人,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全職院士27人、中國工程院全職院士21人、文科資深教授1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3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10人。2022年,浙江大學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21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絕大多數學科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取得可喜進步。
浙江大學注重精研學術和科技創新,主動服務重大戰略需求,加快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了一批開放性、國際化的高端學術平臺,匯聚了各學科的學者大師和高水平研究團隊,產出了以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勢頭強勁,《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中華禮藏》、敦煌學等文化傳承創新成果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
南京大學簡介:
南京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其前身是創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于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師范等部分院系后與創辦于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學。校址從四牌樓遷至鼓樓金大原址。
南京大學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3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國家級領軍人才近400人次,國家級青年人才400余人次,國家科技重大專項、“973計劃”、“863計劃”、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135人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