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貴州高考物理類430分左右(428分、429分、430分、431分、43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梢詧罂??貴州物理類考生43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貴州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貴州高考分數線,貴州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380分。貴州物理類430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貴州物理類43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貴州中醫藥大學(最低432分)、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最低431分)、貴州中醫藥大學(最低430分)、貴州師范學院(最低429分)、貴州師范大學(最低428分)。
省外:贛南科技學院(最低432分)、沈陽工業大學(最低431分)、沈陽師范大學(最低430分)、淮陰師范學院(最低429分)、泉州師范學院(最低42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貴州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3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09424名到第110377名,共有954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貴州物理類43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貴州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432 | 108206 | 本科 |
2 |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 | 公辦 | 431 | 109313 | 本科 |
3 | 貴州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430 | 109695 | 本科 |
4 | 貴州師范學院 | 公辦 | 429 | 110738 | 本科 |
5 | 貴州師范大學 | 公辦 | 428 | 112279 | 本科 |
2、2025貴州物理類43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四川工商學院 | 民辦 | 432 | 108084 | 本科 |
2 | 贛南科技學院 | 公辦 | 432 | 108353 | 本科 |
3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公辦 | 431 | 108894 | 本科 |
4 | 沈陽工業大學 | 公辦 | 431 | 108535 | 本科 |
5 | 南京工業大學 | 公辦 | 430 | 109783 | 本科 |
6 | 沈陽師范大學 | 公辦 | 430 | 110224 | 本科 |
7 | 福建農林大學 | 公辦 | 429 | 110995 | 本科 |
8 | 淮陰師范學院 | 公辦 | 429 | 110769 | 本科 |
9 | 大連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428 | 111855 | 本科 |
10 | 泉州師范學院 | 公辦 | 428 | 111994 | 本科 |
以上“2025年貴州高考物理類43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貴州錄取線都在430分左右(共有223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貴州中醫藥大學簡介:
貴州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65年,原名“貴陽中醫學院”。建校以來,秉承“厚德明志,篤學力行”的校訓,堅持“發展為先、質量為本、創新為源、育才為用”的教育理念,以培養高級中醫藥人才為己任,服務于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及其產業發展,服務于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校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現已成為以中醫藥為主、多學科支撐,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本碩博全層次人才培養的中醫藥高等院校。
學?,F有37個本科專業,覆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農學7個學科門類。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個。有省部級以上重點學科37個,其中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水平重點學科5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8個,貴州省特色重點學科4個、貴州省重點學科7個,貴州省一流建設學科2個。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卓越(中醫)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建設項目1個;有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國家級一流課程4門;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有省級示范性本科專業7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6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4個、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建設項目3個。有省級精品課程13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中心2個,獲批省發改委省級雙創示范基地“省級雙創示范基地雙創支撐平臺建設項目”。有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4個、研究生工作站5個、研究生導師工作室1個、貴州省卓越人才計劃項目5個、研究生精品課程1門、貴州省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案例庫5個。近五年,獲省級一流大學建設項目21項、省級金課63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6門、省級思政名師工作室1個、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1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個;獲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重點課題7項、省級研究生科研基金立項課題35項;獲省級研究生教學成果獎9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2項。獲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17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3項。全校主編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772部,其中主編101部,副主編221部;學校教師副主編的《中醫內科學》獲全國首屆優秀教材(高等教育類)特等獎,參編的《中醫診斷學》等6部教材獲一等獎1部、二等獎5部。
四川工商學院簡介:
四川工商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綜合性民辦普通本科高校。 始建于 2001 年的“四川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2004 年設置為獨立學院“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2015 年轉設為普通本科高校。建有成都和眉山 2 個校區。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明德、博學、求實、創新”的校訓,堅守“三心三實”的辦學初心,踐行“崇工重商、理實兼優”的辦學理念,實施“人才強校、質量立校、特色興校”的發展戰略,堅持“根植地方、應用為徑、開放融合、學以致用”的辦學思路,確立“同類院校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發展目標。立足地方發展需要,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面積 2076.15 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 1.92 億元,各類實驗實訓室 250 個;館藏紙質圖書 240.25 萬冊,圖書館內建有“三蘇”文化館;校企合作校外實踐基地 69 個。網絡基礎設施完備,校園網覆蓋全校。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國家(省、市)級優秀教師、勞動模范、三八紅旗手、師德標兵、享受政府津貼專家等 30 余人;獲批省級“課程思政”示范教學團隊 2 個,省級優秀教學科研團隊 3 個。 學科專業 學校現有二級學院 11 個,本科專業 43個,涵蓋工學、管理學、教育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 6 大學科門類。近三年建有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4 個、省級應用型示范專業 6 個、省級重點特色專業 7 個;10 余次在全國全省專業建設會上作經驗交流,30 余所兄弟院校來??疾鞂W習;學校承擔?。ㄊ校┘壗虒W科研項目 450 余項,獲得各類教學科研經費 670 余萬元,獲得省、市級教學與科研成果獎 25 項。 轉型改革學校于 2016 年被列為四川省整體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高校,實施轉型發展“一二三行動計劃”,推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創新創業、機制保障”四大工程,實現辦學思路“四個轉向”。轉型改革經驗 2 次被省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專題報送省委、省政府等四大班子,并轉發至全省各地(市、州)和各高校學習推廣,先后 8 次在全國全省作經驗交流;典型案例 10 余次被媒體報道。2018 年被評為四川省整體轉型發展改革優秀單位和四川省教育改革創新發展典型學校。轉型改革成果獲四川省 2021 年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辦學特色 學校建設“以文育人、德才兼修”“開放融合、服務地方”“創新創業、協同育人”三大辦學特色。立足“東坡故里,千載詩書城”,建設以“三蘇文化”為特色的校園文化,實施“五位一體”文化育人工程,打造“三蘇文化”校園。推行“四個融入”,實施“兩個轉化”,近三年完成服務地方項目 50 余個;搭建思政實踐育人平臺,在涼山州鹽源縣實施“四百科教幫扶工程”,推廣作物新品種及新技術,獲得直接經濟效益 9000 余萬元,學校成為全省唯一一所連續 3 年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定點扶貧民辦高校。踐行“三聯四融”創新創業模式,2016 年起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近三年,獲省級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141 項、雙創競賽獲獎 94 項、學科競賽獲獎 849 項,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獲國家級備案眾創空間等榮譽。 人才培養 突出教學中心地位,穩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圍繞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需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優先、應用為重、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思路,重點面向“新工科”“新商科”,探索以“產教融合、實訓貫通”為主要特征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注重開放式辦學,通過校地、校企合作,整合社會資源,建立了中興通信學院、眉山市電子信息現代產業學院等 6 個現代產業學院;與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家的 20 余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近三年,本科新生報到率均超過 95%,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吻合度為 96.28%,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平均超過 90%,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總體滿意度達95% 以上。 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黨委政治核心作用,踐行“強化三大建設、凸顯四大功能”的黨建工作模式,強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依法治校,健全基層黨組織,為學校建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證,成效顯著。圖書館黨支部獲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且通過驗收,并獲“四川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 個學生黨支部榮獲“四川省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單位;1 個教師黨支部榮獲“四川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黨建工作創新案例在全省作交流,民辦高?!包h建改革”獲省級體制機制改革重點支持建設項目。 學校聲譽 近年來,學校榮獲“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單位”“四川省 文明校園”“四川省園林式校園”“四川省高校整體轉型改革先進單位”“四川省高校后勤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先進圖書館”“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四川省教育改革創新杰出試點單位”等榮譽稱號。中國教育在線 2019 年中學信賴的四川省同類十大本科高校之一。2019 年“中國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省域科研綜合競爭指數”位列四川省同類院校第一。在校友會全國同類民辦本科排名中,連續五年(2017-2021 年)躋身中國高水平民辦大學行列,2022 年為中國一流應用型大學;其中 2017 年、2018 年、2020 年三年綜合實力排行四川同類民辦大學第一。 面向未來,學校將以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為契機,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遵循高等教育規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完善頂層設計,推進內涵建設、轉型改革、特色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精準施策,認真整改,穩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開啟學校高質量內涵發展新征程,努力把學校建成全國同類院校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以上信息截止2022年8月)
大連外國語大學簡介:
大連外國語大學于1964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成立,迄今已有60年歷史。作為東北地區唯一一所公立外國語大學,學校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回應時代需求,響應國家號召,服務民族復興,在強國建設中展現“大外作為”。學校應國家外交事業需求而成立,時名大連日語專科學校,1970年更名為遼寧外語??茖W校,1974年開辦本科教育,1978年更名為大連外國語學院,2013年更名為大連外國語大學,目前已發展成為以外語為主,擁有文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法學、藝術學等學科的多科性外國語大學,是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是遼寧省重點建設的一流學科。建校以來,共為國家培養了7萬余名高素質人才,畢業生活躍在外交外事、外經外貿、教育科技等領域,服務于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學校回應國家戰略和新時代需求,為國家培養實戰型拔尖創新人才,先后有百余名畢業生進入外交部工作。
學校有旅順校區和中山校區,總占地面積12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學校下設22個教學單位,設有“東北亞外交外事高端人才”博士培養項目,有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6個專業學位碩士點?,F有44個本科專業,覆蓋16個外語語種。全日制在校生14500人,其中本科生12587人、碩士研究生1620人、博士研究生54人、留學生196人。現有專任教師746人,其中教授83人、副教授246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56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357人。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高層次人才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及分委會委員7人、遼寧省教學名師23人、遼寧省優秀專家2人、遼寧省特聘教授2人、遼寧省攀登學者1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領軍人才1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青年英才1人、遼寧省優秀教師10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7人等各類優秀人才。